李筱峰相關文章

伊凡·札伊茨與迪金

伊凡·札伊茨與迪金

今天的兩位冥誕壽星雖出生於不同時空,卻可以同日而語,他們是: 克羅埃西亞作曲家伊凡·札伊茨(Ivan Zajc),誕生於1832年8月3日。 曾任澳洲第二任總理的迪金(Alfred Deakin)於1856年的8月3日出生。 克羅埃西亞的伊凡·札伊茨,曾經到米蘭學習音樂,又移居音樂之都維也納,但是他卻創作出具有克羅埃西亞精神的音樂與劇作。1870年他回到克羅埃西雅的札格瑞布,擔任指揮並創作了一批克羅埃西亞民族歌劇。這位多產作曲家、劇作家,為克羅埃西亞民族音樂的發展貢獻良多。其知名作品有歌劇《米斯拉夫》、《尼古拉·蘇比克·齊林斯基》等。 澳大利亞的政治家迪金,他的雙親都是英國移民。用台灣習慣的思考,迪金算是所謂「外省第二代」,但是他不像許多台灣的「外省第二代」拒絕認同本土,迪金不僅落地生根,在19世紀晚期,他領導維多利亞殖民地的自由化改革,而且他在澳洲總理任內推行澳洲聯邦化。《聯邦的故事》是其名著。 這兩位人物好有一比,前者札伊茨,年輕時到異鄉習樂,不忘其本,最後落葉歸根,仍創作出具有祖國精神的音樂;後者迪金是移民的後代,落地生根,腳踏實地,為在地的政治立下根基。      
李筱峰 2023-08-03
「切膚之愛」 蘭大衛醫師

「切膚之愛」 蘭大衛醫師

1928年,有一名台灣少年周金耀摔傷右膝蓋,細菌感染以致傷口潰爛長達一尺多,有截肢之虞。他來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找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醫師看診,蘭醫師認為,植皮手術或許是唯一希望。但植皮手術目前僅是書上的理論,還未真正成功過。正當蘭醫師絞盡腦汁之際,他的夫人,同樣也是英國籍傳教師的連瑪玉(Marjorie Landsborough)說:「假使割我的皮膚,補到金耀的患部,可以嗎?」蘭醫師最後接受了蘭夫人的意見,進行了台灣史上第一次植皮手術。這段動人的故事,被稱為「切膚之愛」,成為台灣外科醫生自我砥礪的精神標竿。 今天是蘭大衛的冥誕,他出生於1870年的今天(8月2日)。 蘭大衛是一位出身蘇格蘭的醫師,也是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士。1899年蘭大衛醫師在彰化開設大社長老教醫院(今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他長年在彰化地區行醫,醫人無數,因此彰化地區出現一句俗諺:「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 其子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Ⅳ)醫師也在台灣行醫,貢獻台灣醫療事業良多。 看了這個家庭,從老遠的西方跑來台灣,為台灣人奉獻犧牲;再看看台灣內部有另外一種自謂「高級外省人」,吃住於台灣,卻罵台灣為「鬼島」,罵台灣人是「倭寇」,還要中共武統台灣。人性之善良與邪惡,真是天淵之別! (附記:今天也是民主運動前輩石錫勳的冥誕,他生於1900年8月2日)    
李筱峰 2023-08-02
「進化論」奠基人拉馬克

「進化論」奠基人拉馬克

「生物可以從影響它們的環境中獲得新的性狀,且不同物種間的差異是由中間性狀消失導致的。」 這是法國的動物學家拉馬克(Chevalier de Lamarck)於1809年發表的《動物學哲學》(Philosophie zoologique)一書中提出的要旨,他有系統地闡述進化的理論。拉馬克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亦即適應環境的過程。 「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可以說是「拉馬克學說」的兩個法則,奠定了進化論的基礎。後來達爾文在《物種原始》一書中曾多次引用拉馬克的學說。 這位進化論的奠基人拉馬克,出生於1744年的今天(8月1日)。 拉馬克的學說,讓我聯想到,國家的發展生存,是否也該在「用進廢退」中,求新求變?只是,生物的進化,非出於其本身的自由意志;而國家的發展,則可以凝聚國民的意志共同奮進!  
李筱峰 2023-08-01
台灣國寶「壯師」葉根壯

台灣國寶「壯師」葉根壯

  雖然在民間宮廟信仰的儀式中,破壞環境、為害國民健康的儀式(如燒香、焚紙錢),以及中共勢力的介入等等,我一向採反抗(不只是「反對」)的態度,但是對於古廟的史蹟意義,以及廟宇內的建築、雕刻等藝術價值,我則十分肯定。 談到宮廟施作工藝,有一位國寶級的「全才匠師」,不能不提,他是今天的冥誕壽星,人稱「壯師」的葉根壯。 1932年(日本昭和7年)7月31日,葉根壯出生於澎湖馬公後窟潭(今重光里)。 他的曾祖父葉媽利、叔父葉得令,都是當地知名匠師,葉根壯師承叔父技藝,青出於藍,成為台灣傳統木造建築大木匠師。 葉根壯亦擅長擘畫、細木作與鑿花等其他傳統建築技藝,作品散見澎湖與台灣本島多處,包括澎湖天后宮(見下圖)、媽宮城隍廟、火燒坪靈光殿、尖山顯濟殿...等。 1959年(民國48年)葉根壯開始獨立執業之後,有感於當時建築材料採用鋼筋混泥土漸漸普遍,已經有取代傳統木造建築的趨勢,葉根壯透過自學與觀摩,重新學習鋼筋繪圖與營建的技術,堪稱經歷傳統木造又能夠順應時代變遷的匠藝大師。 1990年之後澎湖縣常有蓋新廟,拆舊廟之事,許多傳統木造廟宇因此消失,葉根壯乃留存至少有62座廟宇、總計296張珍貴的圖面手稿。2010年,葉根壯被文建會列為「重要傳統藝術」及「文化資產保存技術」的保存者。 2014年7月29日,文化部正要召開「第三屆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其保存者審議會議」,葉根壯已入選為列審名單。然而,就在審查前夕,2014年7月23日,葉根壯卻在復興航空222號班機澎湖空難中,與妻子雙雙罹難身亡! 葉根壯因為空難身亡,使他錯過了「文化資產保存獎」,然而他的技藝,在澎湖人的心中,依然是台灣的國寶。    
李筱峰 2023-07-31
廖中山教授的志事與生平

廖中山教授的志事與生平

今天是廖中山教授的冥誕。我特別重貼此文,懷念廖教授: 〈廖中山教授的志事與生平〉 (原載1999.10.30自由時報) 這是一位自認為「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一生。我相信﹐這位擁有不平凡一生的「平凡人」﹐將會在台灣歷史的長河中﹐激起風聲水響。 1934年7月30日﹐廖中山教授誕生在中國河南省正陽縣的一個農村。在戰亂中度過童年。 亂世混茫﹐迫使廖教授在12歲起便離開家鄉﹐浪跡江南﹐之後﹐他隻身參加海軍陸戰隊。1949年7月﹐隨著陸戰隊由廣州到澎湖馬公﹐輾轉到舟山。這位過去不曾見識過海洋的15歲少年﹐初嘗航海的滋味時﹐竟是昏眩與嘔吐的痛苦經驗。他萬萬沒想到﹐他後來會自稱為「海洋台灣人」﹐並且被譽為「海洋文化的旗手」(李喬語)。1950年1月﹐他隨軍來到高雄左營。初底台灣時﹐只覺得來到一個陌生的異鄉﹐抱著幾分優越的中原情懷﹐台灣並沒有被他看在眼裡。他也萬萬沒有料到﹐這裡將是他往後安身立命﹑落地生根﹑魂縈情牽的家。 1953年﹐他調入陸戰隊的黨務(中國國民黨)單位﹐擔任文書工作。1955年5月考進海軍官校。1959年12月從海軍官校畢業﹐留在官校任助教。廖教授曾自剖說:「在這段當兵入黨的日子中﹐我將自己定位成類似紅衛兵的類型﹐稱自己是『藍衛兵』。在意識型態上由一片白紙染成極端的忠黨愛國﹑效忠領袖的類型。思想完全是直線式的﹐在部隊中辦黨務﹐官校同學視我為黨棍子…」。 從官校二年級起﹐進入他自稱的「懷疑期」。學校中一位特殊身份的學生受到特別待遇﹐激起他的不滿﹐引起他「對聽到的信念開始懷疑」。 1963年7月﹐廖中山因肝病﹐以海軍中尉軍階退役﹐隨即在屏東萬丹中學謀得教職。在那裡﹐廖中山結識了正在南部鄉下幾所天主教堂流浪謀生的二二八受難遺孤林黎彩小姐。廖老師說:「未滿20的流浪女遇到已過30的流浪漢﹐從開始交談到論及婚嫁僅兩個月左右。」這段婚姻﹐不只是兩個普通人的結合﹐而是背負著中國苦難歷史的廖中山﹐與馱負著台灣苦難歷史的林黎彩﹐結緣於多難島國的大時代故事。這段姻緣﹐不僅是苦難歷史的縮影﹐卻也是溫馨感人的時代詩篇。讓我們來聽聽廖老師的敘說: 「我是一個自幼離家流浪的人﹐在成長過程中﹐特別渴望有個家。而我的妻子出生高雄﹐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家屬﹐在他十四個月大時﹐父親 [林界先生]代表高雄市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與要塞司令部談判﹐七個進去的人﹐只有三人出來。她父親被害時﹐只留下她和比她大兩歲的姊姊﹐在經過八年孤兒寡母的艱苦日子後﹐她的母親自殺身亡﹐當時她才九歲。因此﹐內人可說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我比她稍幸運﹐我是個有父有母的孤兒﹐因此﹐我倆都渴望有個家﹐對我們而言﹐家不只是個地方﹐還必須有情﹑有愛。」 這對同命鴛鴦終於攜手建立了他們溫馨的家園﹐雖然只有8坪不到的眷舍﹐廖教授卻有落地生根的喜悅。 繼萬丹中學之後﹐廖教授又先後在高雄﹑斗六等地的中學任教﹐直到1967年8月﹐辭中學教職﹐為了家計﹐改行跑商船﹐同年10月起﹐到1973年間﹐先後在多家航運公司擔任三副及二副。這段航海的經驗﹐對廖教授往後在航海學的專業研究上﹐提供了足供參考的實務經驗。其間(1968年到1969年)他也曾經在高雄海專擔任助教。 進海專任助教起﹐廖老師的思想進入「轉型期」。他廣泛地閱讀各種書籍﹐以「今日之我」挑戰「昨日之我」﹐「推翻自己以前建立的體系﹐對一些黨國元老﹑民族救星的看法﹐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1973年3月﹐因在海外與原鄉通信﹐遭警總約談後被列管﹐不能出境。於是又重尋教職。同年8月﹐廖教授回到高雄海專擔任助教。他對天文航海學頗有興趣﹐先後以相關的專業著作﹐升等講師﹑副教授﹑教授。1982年8月﹐受聘到海洋學院(今海洋大學)專任教授。昔日的炊事小兵﹐成為大學教授﹐這是青年人奮鬥有成的典範。 1986年﹐警總解除廖教授的出境限制﹐翌年﹐他以訪問教授的身分﹐赴英國Plymouth polytechnic,進修一年。出國前﹐接觸到鄭南榕主辦的「時代」雜誌﹐更進一步關心台灣。「從鄭南榕的雜誌裡面的報導啟發﹐在意識型態上﹐從大中國﹑故鄉的情感﹐轉而寄託到這塊土地和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 在八○年代的末期﹐廖教授終於告別大陸中原的虛幻夢土﹐回歸海洋台灣的心靈深處。他遭同樣被稱為「外省人」的人士辱罵「數典忘祖」﹐只因為他不願意陪他們繼續編造大陸古國的迷霧。 1990年廖教授曾回中國河南老家一趟﹐「卻感受不到四十年來朝思暮想的家的感覺。」在拜祭完雙親墳墓返回台灣之後﹐他更加認同台灣而自稱是「河南來的第一代台灣人」。廖老師這樣說: 「中國是我的生母﹐台灣是我的養母﹐我希望兩者平等相待﹐不願養母變成生母的屬下或奴僕。」 他堅持他的養母應該獨立於他的生母之外的另外一個重要理由﹐是基於對中國政治文化本質的更深刻認識。他在90年代初曾經這樣說過:「…中國文化中根本沒有『法治﹑人權』的基因﹐『民主』永遠是一種口號﹐古人說:小杖則受﹐大杖則逃﹔在情感上我仍存有一點血緣情懷﹐但就全人類文明進化觀點來看﹐台灣主權獨立﹐是使後代子孫能享有現代文明及真正民主的唯一希望。」 他看穿中國政治文化的本質﹐並非意味著他對中國的絕情﹐相反的﹐他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台灣獨立救中國」的觀念。他認為﹐擺脫中國的專制文化而獨立建國的台灣﹐是中國人的希望。「真正以人本精神愛中國的人﹐不僅要支持台灣獨立﹐更應該促使中國按地理﹑人口及經濟結構﹐分成八到十個獨立的共和國﹐彼此公平競爭﹑互相砥礪﹑協助﹐才是全中國人之福。」 跳出血緣情懷﹐廖中山教授清楚地提出了以台灣為主體的現代國家的認同:「人民﹑土地﹑主權是構成國家(或民族Nation)的必要條件。所謂『國家認同』﹐應該是對共同生活的一群人民和其現住的土地﹐建立命運與共﹑主權獨立的認同。」 1992年8月23日﹐廖中山教授與一群理念相同的所謂「外省人」成立了「『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他被推為首任會長。這群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推開眷村的藩籬﹑走出「中華一統」的民族主義神話﹑粉碎「台獨是要把外省人趕下海」的惡意中傷﹐他們決心融入台灣社會﹐要與其他各族群互尊互重﹐凝聚成台灣命運共同體。廖教授說: 「在台灣獨立建國的行列上﹐『外省人』不該缺席」。 這幾年來﹐廖教授透過文章﹑廣播﹐不遺餘力地推廣他的理念。他經常在民主電台義務當主持人﹐為台灣前途呼號﹐呼籲族群的共和﹐雖常遭法西斯狂徒的辱罵﹐卻依然忍辱負重﹐和顏(和言)以對。每逢選舉﹐他更疲於奔命﹐不拿任何酬勞替反對陣營裡的候選人站台助講﹐一場選舉下來﹐廖教授往往有近百場演講的記錄﹐並且普受民眾的歡迎。 1995年7月﹐廖教授和幾位青年朋友協力成立了「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以「喚醒台灣人沉潛的心靈﹑保護海洋﹐發展台灣」為宗旨﹐以建立海洋屬性的新興國家為終極目標。 在邁向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台灣正需要像廖中山教授這樣的知識份子﹐然而廖教授卻在此時為台灣而鞠躬盡瘁﹐積勞成疾。今年初夏﹐他發現患有胰臟癌﹐且已轉移到肝臟。住院期間﹐他不僅與前來探視的親友互勉﹐還一直掛意著明年的總統大選。 10月7日晨﹐廖教授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我們﹐離開這塊他心愛的土地。臨終前﹐他輕輕呼喚著:「再見!台灣再見!」  
李筱峰 2023-07-30
發明核磁共振(NMR)的拉比

發明核磁共振(NMR)的拉比

今天要介紹的壽星,是我的恩人,救命恩人! 我得過腎臟癌,從發現癌細胞,到後來的術後追蹤,核磁共振都發揮重要功能。今天的冥誕壽星,就是發明核磁共振的伊西多.艾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我能說他不是我的救命恩人嗎?他是太多人的恩人了。 伊西多.艾薩克.拉比在1898年7月29日出生於當時屬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地區的雷馬努夫(在今波蘭境內),他是猶太人,家裏信奉正統派猶太教。他出生不久,全家就移居美國,住在紐約曼哈頓。他們在家講的是意第緒方言。 拉比小時候對科學極感興趣,不但從圖書館借科學書回家讀,還自己組裝了一台收音機。他上小學時就以電容式麥克風為題,在《現代電子》雜誌上發表他的第一篇科學論文。 他在閱讀過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日心說)相關的書籍後,揚棄了他的家庭信奉的猶太教,但仍講著家裡的母語。成人當天,他在家中舉辦的成人禮中,用意第緒語做了有關電燈運作原理的演說。 其實他不擅長演說,他後來遊學、講學於歐洲多國,並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聽說上課並不吸引人。曾經有學生反映「沒看過講課這麼糟糕的教授」!也許天才腦子動太快,嘴巴跟不上! 講課雖然不精彩,但是他的研究卻是石破天驚!他的研究與發明,造福後世太大了!他因發現核磁共振(NMR)而獲得194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最早研究多腔磁控管的美國科學家之一(多腔磁腔管可用於微波雷達和微波爐)。 拉比晚年罹癌,在他最後的日子裡,醫院用核磁共振成像為他檢查,因此這讓他想起了他一生最大的成就。那台機器的內側恰巧是反光表面,拉比半開玩笑說:「我從那台機器中看到了自己...,我萬萬沒有想到我的研究會變成這樣....。」 1988年1月11日拉比在曼哈頓河邊街家中逝世,享年90歲。
李筱峰 2023-07-29
拆穿「歷史主義」的卡爾.波柏

拆穿「歷史主義」的卡爾.波柏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然乎?一個半世紀前,全球才三十幾個國家,現在越分越多,已近達兩百國了。哪有分久「必」合?這個「必」字未免太「歷史宿命論」了!在歷史哲學上,「歷史宿命論」又稱「歷史主義」。 最會拆穿「歷史主義」的一位學者,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卡爾.波柏(Karl R. Popper)。他在1902年7月28日出生於維也納(當時屬奧匈帝國)的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卡爾.波柏幼年就開始涉獵哲學、歷史、藝術、音樂。 一次世界大戰時,卡爾.波柏曾目睹戰爭的殘酷,生靈塗炭,使他對極權主義、種族主義深惡痛絕,逐漸對各種意見、學說採取批判的態度。 他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928年獲得心理學哲學博士。 1937年,納粹勢力抬頭,奧地利將被納粹德國吞併,卡爾.波柏因而移民紐西蘭,任大學哲學講師。1946年遷居英國,任教倫敦政經學院,講解邏輯和科學方法論。 他原本自認為是馬克思主義者(那是時尚),但觀察許多馬克思信徒的激烈言行,他逐漸醒悟,批判馬克思主義成為他的學術重頭戲。波柏認為馬克思理論失敗的原因,完全是因為拘泥歷史主義所致,因為通過歷史而預言未來,是毫無根據的。馬克思主義只是一套意識形態,理論上既不能成立,經驗事實上亦遭否証,根本沒有馬克思所謂「歷史的鐵律」,波柏認為那是偽科學的教條。他說「資本主義有缺陷,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就能做得更好。」 此外,波柏不同意馬克思的暴力革命理論,他主張溫和的改良,一切流血衝突事件都應該避免。工人階級的利益保障不需要用社會革命的暴力手段,完全可以採用社會改良和民主的手段達到其目的。 波柏的著作豐富精深,包括《研究的邏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歷史主義的貧困》、《科學發現的邏輯》、《猜想與反駁:科學知識的增長》、《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無盡的探索—思想自傳》、《自我與腦》、《開放的宇宙》、《實在論與科學的目標》、《二十世紀的教訓》,其中以《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與《歷史主義的貧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最具代表性,波柏抨擊歷史主義,捍衛「開放社會」,即自由與民主的社會。 波柏認為歷史主義不過是以權力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根基的理論性假設,波柏除了批判馬克思主義,他對歷史上還有兩位歷史主義的代表人物,也重磅評論,他們是柏拉圖和黑格爾。 他認為柏拉圖的理想國充斥著極權主義、集體主義,否定個人自由的價值觀;而黑格爾的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對法西斯主義有著巨大影響。 他認為開放社會應該是一項基於民主制度的漸進社會工程,社會工程應該是以排除人民痛苦優先,而不是增加快樂。 在政治哲學上,他要求社會改良政策需要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目標,而不是空談理想。他提出了政治哲學中的四個悖論: 一、「由誰統治」和「如何統治」的悖論。要知道「如何統治」才重要,而不是「誰來統治」。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在於探討權力制衡的方式,應該以合理溫和的手段來達到普遍的目的。 二、「民主」與「專制之效率」的悖論。開放社會必須是一個基於民主制的社會,它的目的不在於最高的效率,而是減少可能帶來的巨大危害。 三、「自由」與「平等」的悖論。不加限制的自由將會擊潰自由本身,平等絕不能以犧牲自由的代價來換取。波柏尤其反對將道德視為一種國家意志,那根本錯誤。開放社會應該是「政治道德化」,而非「道德政治化」。 四、「自由」與「寬容」的悖論。不加限制的寬容也會擊潰寬容本身。他主張民主制的寬容限度在於不能寬容反對民主制的人(其目標是法西斯主義)。 1965年波柏被英國女皇封為下級勳位爵士;1976年當選皇家科學院院士;1982年獲頒榮譽侍從勳章。 1994年9月17日波柏於倫敦過世。 *後記:波柏的政治哲學,足供我們台灣警惕!我們台灣若說是一個民主自由的「開放社會」,尚屬淺層,但是我們這個淺層的「開放社會」的內外,卻存在著一股反民主的敵人,正威脅台灣。波柏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很值得大家好好讀一讀(可惜侯、柯、郭,不善讀書)    
李筱峰 2023-07-28
《茶花女》小仲馬

《茶花女》小仲馬

看過《基度山恩仇記》和《茶花女》嗎?這兩部作品的作者是一對父子,前者被稱為大仲馬,後者為小仲馬。今天是小仲馬的冥誕。 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在1824年7月27日出生於法國巴黎。是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 小仲馬是19世紀中葉的「問題劇」(problem Drama)創立人之一。(問題劇是通過舞台角色之間的辯論,來處理有爭議的社會問題,這些角色通常代表現實社會環境中的衝突觀點,如中產階級現實主義戲劇,其宗旨在於揭露當時社會的某些病態,並試圖提出補救之道。) 小仲馬是風流成性的大仲馬的私生子。小仲馬看著他父親因桃色事件而破產,因而在他的戲劇中大力宣揚家庭及婚姻的神聖。如《半上流社會》一劇就寫到娼妓威脅到婚姻制度的問題。然而他的代表作《茶花女》,卻又是他在「綜藝劇院」遇見高級妓女瑪麗一見鍾情激發而出的作品。 有一天,小仲馬發現瑪麗與另外一名年輕人來往的書信,於是小仲馬寫下與瑪麗絕交書: 「且讓我們一起遺忘,你忘掉一個你應該不會關心的名字,我忘掉一份不可能的幸福。」 喜愛華服珠寶,偏愛茶花,沈湎逸樂淫亂的瑪麗染上了肺結核。後來瑪麗肺病沉重,即使咯血時還在接客。小仲馬則隨父親去西班牙旅行。 1847年,年僅23歲的瑪麗病逝於巴黎,小仲馬趕回法國。他悲痛萬分,將這段故事寫成小說《茶花女》。小仲馬對瑪麗所處的巴黎上層社交界,以及對七月王朝統治階級的糜爛生活,做了真實寫照。《茶花女》被視為是法國戲劇邁向現實主義的開端。 此外小仲馬的許多作品,如《金錢問題》、《私生子》等劇本,都揭露了醜惡的社會風俗。 1875年2月,小仲馬以22票的多數被選入法蘭西學院,是當時最高榮譽。 1895年11月27日小仲馬逝世,享年71歲。 本貼文的結尾,容我引用《茶花女》劇中男主角在日記中一段淒美的心語: 「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終愛我的證據外,我似乎覺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就會顯得越加崇高。」 男主角懷著無限的悔恨與惆悵,為愛人遷墳安葬,並在她的墳前擺滿了她喜歡的白茶花。
李筱峰 2023-07-27
蕭伯納 榮格 赫胥黎

蕭伯納 榮格 赫胥黎

今天的冥誕壽星中,有三位重量級的思想人物。 第一位壽星是愛爾蘭劇作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聯合創始人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他出生於1856年7月26日。 曾經家喻戶曉的電影《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就是改編自蕭伯納的作品。 蕭伯納一生寫過超過60部戲劇,擅長以黑色幽默的形式來揭露社會癥結。因「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192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蕭伯納有一句名言,可以給瞧不起社會主義,和執迷共產主義的人參考,他說:「凡是天才年輕時多左傾, 但到中年還信共產主義,一定是白癡。」 蕭伯納是素食主義者,有人問他為何不吃肉?他回答說:「動物是我的朋友,有人在吃朋友的嗎?」 這位人道主義者,有時候很自負(很臭屁!)有一次,蕭伯納在街上行走,被一個冒失鬼騎車撞倒在地上,幸好並無大礙。肇事者急忙扶起他,連聲抱歉,蕭伯納拍拍屁股,笑著說:「先生,你的運氣真不好,如果你把我撞死了,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今天第二位壽星是瑞士心理學家、精神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榮格(Carl Gustav Jung又譯容格、楊格)。 榮格出生於1875年7月26日。 他小時候很孤僻,經常沉緬於虛幻的想像,又喜歡觀察父母和師長的行為。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他對於父親執泥經文的講道感覺很無趣。他曾透露,他做過一個怪夢,夢見上帝丟下大便到教堂。這個離經叛道又愛做夢的小孩,後來成為精神分析心理學家。 他曾與佛洛伊德合作5年,後來因見解分歧而分道揚鑣。 以下摘選兩句榮格的語錄: 「任何讓我們對別人惱火的事情,都會讓我們瞭解自己。」(英文Everything that irritates us about others can lead u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ourselves.) 「創造不是來自智力,而是來自源於內在需要的遊戲本能。創造性頭腦與它所鍾愛的對象玩耍。」 今天的第三位壽星是英格蘭作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他於1894年7月26日在薩里郡戈德爾明出生。 他以小說和大量散文作品聞名於世,也出版短篇小說、遊記、電影故事和劇本。《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為其代表作。故事設定在公元2540年的倫敦,描述與當今社會迥異的「文明社會」的一系列科技,如人類試管培植、睡眠學習、心理操控、建立嬰兒條件反射等。《美麗新世界》諷刺新世界雖然外表美麗,但科技並沒有讓人民精神進步,反而讓社會文化倒退。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說:「人們會漸漸愛上工業技術帶來的娛樂和文化,不再思考。」此言很值得今天沈迷在手機、電玩、網路的青年警惕,更值得創造AI又擔心會遭AI毀滅的人類深省。 赫胥黎是文學家,也是教育家,以下他這兩句話,極富教育意味: 「Most ignorance is vincible ignorance.(大部分的無知,都是可以克服的無知。)」「We don’t know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know. (我們之所以無知,是因為我們不想去知。)」
李筱峰 2023-07-26
「群眾運動心理學家」賀佛爾

「群眾運動心理學家」賀佛爾

自從那一場由「滿嘴髒話、滿身刺龍刺鳳」的肌肉男,聯合失意的「國運不昌隆」和「歧視女性主義者」所舉辦的7/16的「純男」群聚之後,我經常想到群眾運動心理學家賀佛爾以下的一段話: 「所有群眾運動都會激發起其追隨者赴死的決心和團結行動的意願,不管它們宣揚的主張或制定的綱領為何,所有群眾運動都會助長狂熱、激情、熱望、仇恨和不寬容。所有群眾運動都能夠從生活的某些部門釋放出強大的動能,他們全都要求信徒盲從和一心一意效忠。」 賀佛爾探討群眾運動的一些共有特征,重點是陷入狂熱的烏合之眾的人格。積極投身群眾運動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們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無可救藥地失敗,渴望逃離自我,將生命托付給某項神聖偉業,整齊劃一的集體生活令個人的責任、恐懼、無能得以掩埋。運動的領導者則刻意培養參與者的失敗感,號召自我犧牲以獲新生。 賀佛爾對群眾運動的以上分析,是否以偏概全?是否失之過激?有待討論,但是若拿來檢視7/16的所謂「公平正義」運動,至為符合。 真是湊巧,今天就是賀佛爾(Eric Hoffer)的冥誕,他於1902年7月25日出生於紐約的貧民區。 他是美國作家,寫作題材以政治現象、社會心理學為主。 他生活顛沛困頓,父親是一個木匠。他5歲時,已能閱讀英文和德文作品。但遺憾在5歲時,母親抱著他,不慎滑下樓梯,一年後母親過世,兩年後賀佛爾不明原因失明。15歲時,他的視力突然又回復正常。因此他把握時間,努力閱讀。 他曾長期打散工(包括碼頭工人),與底層社會打交道的生活經歷使他發現群眾的心理。所以寫下很多對群眾運動的觀察心得。他的《狂熱份子》、《變遷的磨難》等書是他的代表作品。1983年,獲頒總統自由勳章。 7/16在凱道上的「狂熱份子」群眾們,如果不服氣,去找他算帳。他於1983年在舊金山逝世。
李筱峰 2023-07-25
台灣教育家朱昭陽與曾天從

台灣教育家朱昭陽與曾天從

台灣沒有人才嗎?看看今天的冥誕壽星中,有兩位台灣的菁英。第一位是教育家,首創高等學府的台灣人朱昭陽;另一位是台灣哲學家曾天從。 朱昭陽出生於1903年7月24日,台北板橋人。 1921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1925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他的指導教授就是矢內原忠雄。 朱昭陽在東京時,加入台灣民族運動團體「新民會」,與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等相識,支援「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他於大二時通過行政科高等文官考試,大三時又通過司法科高考及大藏省就職考試。東大畢業後,進入日本大藏省任職,曾位至敕任官,是日治時代台灣人最高行政官。二戰終戰之初,朱昭陽與志同道合者發起組織「新生臺灣建設研究會」並被推為會長,他毅然放棄大藏省的優厚職位,準備回台貢獻鄉梓。 朱昭陽因為親自體驗到日人對台灣人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歧視, 意識裡湧起了創辦學校以教育台灣子弟的心願。他說,為了台灣將來之建設發展,根本的工作有賴於人才的培植,欲建立自主的台灣,必以培養一批優秀的人材為急務。 1946年2月朱昭陽回台後,他一邊應台北市長游彌堅請託接掌市立大同中學,並應魏清德邀請,協助整頓台灣省合會儲蓄公司;同時進行設立大學的籌備工作。在台灣礦業名人劉明的鼎力支持與協助下,結合了一批日治時代反日的民族主義者,如林獻堂﹑蔡培火﹑楊肇嘉﹑吳三連﹑杜聰明﹑丘念台﹑黃朝琴﹑林柏壽﹑劉啟光等人成立校董事會,由林獻堂擔任董事長,延平學院於焉產生。 延平學院於1945年9月招生,報考人數兩千多人,錄取一千人,比公立學校的聲勢還大。其師資可說一時之選,包括:教哲學的洪耀勳,教英文的蘇維熊、魏坤泉,言語學的陳文彬,論理學的黃金穗,美學的徐先堯,經濟原論的朱華陽,經濟史的張漢裕,民法蔡章麟,民法總則的洪遜欣,國文的黃得時﹑曹欽源等人。並有星期五講座,邀請林茂生﹑廖文毅﹑廖文奎等人演講。 這所臺灣人首創的高等學府,必然讓國民黨不安。學院開學不及半年,就遇上了二二八事件而遭封閉了!事件發生時,正逢春假期間,師生實際上並無任何組織從事活動,只有零星學生參加,但是1947年3月20日延平學院卻接到當局停辦學校的命令,理由是學校內藏有武器,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的藉口。延平學院被封,與同時許多台灣精英份子被捕遇難,可說是當時國民黨政權有計劃消滅台灣本土勢力的同性質行動。 事件後,延平學院試圖復校,卻因各種條件均已不再,只能在1948年9月設立延平補校。延平雖然成為補校,但這所補校師資之優異,在今天看來仍令人咋舌,有台大、師大等教授及社會知名人士,都樂意前往任教,包括李登輝也是延平補校的教員之一。延平補校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延平中學。 事件過後,魏道明出任臺灣省主席,主任秘書羅理向魏道明推薦朱昭陽出任合作金庫常務理事。他在那裡和李登輝同事。 1949年9月,朱昭陽在合作金庫上班時,突然被傳到警備總部審訊有關當年在東京組織「新生臺灣建設研究會」之事,他被羈押達一百日,到年底才獲釋返家,但被強制命令登報聲明解散該會。 朱昭陽於2002年2月過世,總統陳水扁特頒褒揚令。 第二位要介紹的今天的壽星是台灣哲學家曾天從。 曾天從生於1910年7月24日,台北新莊人,1928年3月台北一中畢業後旋即負笈日本東京,就讀早稻田第一高等學院文科乙類,繼而在東京帝國大學,攻讀德文與哲學。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日之間航運屢受盟軍潛艇攻擊。1943年9 月曾天從畢業後遂轉往滿洲(東北),在瀋陽農業大學執教到終戰為止。終戰後,輾轉自東北經天津、上海回台,受時任系主任的林茂生邀至台灣大學哲學系任教。他專冶科學哲學及實存主義,為臺灣哲學思想的先驅。 曾天從醫生著述豐富,包括日文學術論文及著作有:《現實學序說》、《真理原理論》、《真理觀之諸問題》、《純粹現實學之構想》、《批判的辨證法與實在論的範疇論》、《社會進步之基準》;中文學術論文及著作有:《物質論》、《宇宙論》、《生命論》、《意識論》、《精神論》、《文化論》、《時空論》、《論理論》、《哲學體系重建論》上下卷;另外還有詩集《詩詞試詠》。 曾天從曾在其著述中感嘆:「當代哲學正在表示哲學衰落的時代,這或許是黎明前的黑暗,在預告光明時代將至的前兆。在如此哲學風潮之下,著者不願迎合時代的潮流,竟敢奮力想要重新建立形上學,以及哲學體系,反顧孤島的孤身苦悶,不覺有些悲愴的感慨。」 哲學家曾天從並非不問世事的學者,對於處在「孤身苦悶」的「孤島」台灣,他仍不時關切,他用詩詞來發紓他內心的感慨,以下試舉數首: 〈良民心聲〉之一 –寄望自由民主公正清廉政治 遽聞光復民歡騰, 接收官員帶軍旅。 花天酒地耽醉迷, 黑天暗地堪憂慮! 〈良民心聲〉之二 流亡政權遷臺來, 居民頓時受災難。 貪官污吏忙揩油, 謊言塞責事偷懶。 〈政治犯頌〉之一 世上常見政治犯, 獄中無端受苦難。 奉獻犧牲為正義, 苦難贏得人頌鑽。 〈政治犯頌〉之二 天生聰慧政治犯, 牢獄當作修道場。 日夜省思尋道理, 啟迪人世道長揚。 其詩雖不講究工整的平仄韻律,但他內心的波瀾仍可深深感受。 2007年8月31日曾天從逝世。  
李筱峰 2023-07-24
《二千字宣言》瓦楚里克

《二千字宣言》瓦楚里克

聽過「瓦楚里克」的名字嗎?如果沒印象,那麼「布拉格之春」聽過吧?「布拉格之春」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1968年1月5日開始掀起的政治民主化運動。在這場長達7個多月的民主運動中,有一份代表性的文件叫做《二千字宣言》,這份宣言的起草者就是瓦楚里克(Ludvík Vaculík)。 今天是這位捷克作家、記者、民主運動者瓦楚里克的冥誕,他於1926年7月23日出生於布魯莫夫鎮的一個木匠之家。年輕時曾在一家製鞋工廠工作,半工半讀。二戰結束後,他就讀於布拉格的政治與社會高等學校(今布拉格經濟大學)。其後,他做過許多工作,從工人到記者、刊物編輯。 二戰後的捷克,從1948之後成為蘇聯為首的共產陣營內的共產國家。瓦楚里克從1953年至1957年在共產黨官方日報《紅色法律》撰寫政治評論;1959年,他轉到捷克斯洛伐克廣播電台工作,此時期起他開始關注與批判社會問題;1965年,他加入了《文學報》成為編輯之一。 他顯然不是一個安於共產制式思考的人,1967年瓦楚里克在全國作家年度大會中發表強烈批判捷克共產黨的言論,並呼籲進行政治改革,因此他被共產黨開除黨籍。 1968年1月捷克改革派代表人物杜布切克當選捷共第一書記後,捷共開始醞釀實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削弱新聞審查制度等等、改變共產黨對社會生活無所不在的控制,試圖走出一條異於蘇聯模式的「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這個被稱為「布拉格之春」的民主化運動,到了6月27日由瓦楚里克草擬的《二千字宣言》發表在捷克各大媒體之後,「布拉格之春」運動進入高潮! 在宣言中,瓦楚里克描述了他眼中捷克斯洛伐克工人在共產黨幹部們長期家長式的統治下,因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而意氣消沉,社會道德和經濟狀況也隨之衰敗的情形。他說「多數人因此對公共事務失去了興趣;他們只在乎他們自己,只在乎自己的錢包。而更糟的是,在如今的環境下,錢也靠不住。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已不再友好,人民已不再熱愛工作。總而言之,如今我國國民的心理健康乃至人格都墮落到了崩潰的邊緣。」瓦楚里克在文章中讚揚那些有意走向民主的黨內改革派。宣言稱:在這一變革的時代,人民應該大膽地要求經濟管理的透明化,選舉「有能力且誠實的幹部」作為自己的代表,通過合法的和平抗議來將腐敗官員趕下台。另外宣言還強調了新聞自由的重要性,呼籲將報紙從共產黨的奴隸重新變成「一切進步力量的輿論平台」。 對於捷克受制於蘇聯勢力,瓦楚里克建議國家應循序漸進地建立與「外部力量」的平等關係。他說:「我國只有通過改善自身狀況,推進當前的復興計劃,直到有一天能夠選舉出具有足夠勇氣、尊嚴和政治智慧的國家領導人,才能建立並維繫我國與外部力量的平等關係。」他所說的「外部力量」,其實就是蘇聯老大哥和華沙公約內的共產集團。用台灣內部的赤藍政客的用語,這不就是在「挑釁」蘇聯的領導地位嗎? 這份「布拉格之春」民主改革運動中的象徵性文件《二千字宣言》,有超過3萬國民先後在宣言上簽字。然而,《二千字宣言》發表的不到兩個月後,蘇聯與其他華沙公約成員國,果然於1968年8月21日武裝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之春」的民主運動功敗垂成!而瓦楚里克受到長達20年的出版禁令。在此期間,他沒有選擇逃出捷克,仍簽署了《七七憲章》,以及在家出版了地下刊物《掛鎖》。他成為秘密出版物時期的重要作家。 直到1989年11月,捷克最終實現民主變革(「天鵝絨革命」),斯洛發克也分立出來。瓦楚里克終於恢復了出版自由,開始在《人民報》的專欄發表文章。1992年12月31日,蘇聯解體。 2015年6月6日,瓦楚里克以88歲之齡在捷克過世。
李筱峰 2023-07-23
「省議會五虎將」李萬居

「省議會五虎將」李萬居

二戰之後,從中國回來一群在戰前投奔到國民政府手下做事的台灣人,他們被社會上稱為「半山」,是當時台灣政壇炙手可熱的台灣人。但是在這群「半山」之中,卻有少數幾位「異端」,後來為國民黨政權所忌,李萬居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就是這位民營報人、議壇健將、民主運動先驅李萬居的冥誕。他於1901年7月22日出生在雲林口湖。7歲時父親過世,堂兄助他上私塾、習日文,進公學校;17歲時,母親因窮困無錢繳納租稅,日警威逼不斷,憤而輕生! 1922年李萬居到上海,翌年考入上海國民大學。1926年赴法國留學,於巴黎大學文學院攻讀社會學。在法期間曾加入中國青年黨。1932年回上海,任教大、中學。並翻藝許多有關西洋文化與文學的作品。 中日戰爭爆發,李萬居加入王芃生主持的國際問題研究所,負責粵、桂、港、越南等地的對日情報工作, 1945年4月,擔任「台灣革命同盟會」行動組長,並任《台灣民聲報》發行人;6月受聘為台灣調查委員會專門委員。 二戰結束後,李萬居擔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前進指揮所新聞事業專門委員,10月回台,接收《台灣新報》,改稱《台灣新生報》,任發行人兼社長。 1946年,當選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議員、副議長,不久又任制憲國大代表,赴南京出席制憲大會。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出任「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常務委員,9月,《台灣新生報》改組,權力遭架空,遂毅然辭職。於10月自創《公論報》,任社長,是當時言論開放、諤諤直言的民間報紙。 1951年李萬居再度當選第一屆台灣省臨時議會省議員(但競選副議長失敗)。此後一直連任省議員,長達20年,深得民望。李萬居問政勤謹,敢於批判弊政、針砭時局,在政壇上以「魯莽書生」馳名。1957年,李萬居和同屆當選的吳三連、郭國基、郭雨新、李源棧,在省議會中發言質詢鏗鏘有聲、砲火猛烈,被譽為「省議會五虎將」,再加上女將許世賢,合稱「五龍一鳳」。 李萬居在省議會的總質詢,都是洋洋灑灑數千言的大綱目,其議題還直指國家民主體制的問題,如黨禁、人權保障、出版自由、政黨政治、司法獨立、戒嚴問題、地方自治、國會改選...等。 當時台灣雖有地方選舉,但選風敗壞,賣票、作票盛行。1957年第三屆臨時省議員選舉後,李萬居與石錫勳、吳三連等人籌組「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推動選務的改善,成為成立反對黨之先聲。1960年第四次連任省議員,組織「選舉改進座談會」,批判、檢討選風。順此時機,《自由中國》的雷震等人與他們共同開始籌組新政黨–「中國民主黨」,李萬居成為3位發言人之一,也是17位中央委員之一,並內定為組織部長。 然而籌組新政黨的行動,讓蔣介石統治當局寢食難安,蔣終於在9月3日逮補雷震、傅正等《自由中國》人士共4人。新政黨因此胎死腹中! 新政黨挫敗,《公論報》亦遭刻意設計,財務窘困,被迫易手,1961年李萬居被迫放棄經營13年的《公論報》。 5年後(1966年),因糖尿病併發心臟病,李萬居病逝,享年65歲。 李萬居過世的前一年,有一首〈寒宵聽雨〉的七言絕句,吐露出他晚年在政治高壓下,內心的波瀾與寂寞: 錯落簾前滴答聲, 連宵寒雨打殘更。 堪憐枯寂心靈裏, 絕似空山一老僧。
李筱峰 2023-07-22
台灣藝術家郭柏川與鄧雨賢

台灣藝術家郭柏川與鄧雨賢

今天有兩位台灣的藝術家冥誕,一位是美術家郭柏川,一位是作曲家鄧雨賢。 郭柏川出生於1901年7月21日,台南人。剛出生滿兩個月父親就病逝,他由母親撫養長大。 33歲從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畢業。低他一屆有一位台灣著名畫家李梅樹。 1937 年郭柏川離日直接前往北京,在北平師範大學與北平藝專擔任教職(當時的北京是在日本勢力之下)。1948年,因國共內戰全家回台灣,並在1950年於台南的省立工學院建築系(今成功大學建築系)任教,並創立領導台南美術協會。 郭柏川一生創作量豐富,作品以油彩為主,題材遍及人物、靜物和風景畫。 1974年1月23日逝世。享年73歲。 鄧雨賢於1906年7月21日出生,客家菁英。 1925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任教四年後遠渡日本學習作曲。 28歲,鄧雨賢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任專職作曲。 他畢生創作近百首歌曲,《大稻埕行進曲》是其成名曲,重要代表作《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唱遍全台,合稱「四月望雨」。其中《望春風》和《雨夜花》是維也納少年合唱團屢次演唱的歌曲;2015年著名聲樂家多明哥來台與江蕙合唱的歌曲就是《雨夜花》。 二次大戰期間,鄧雨賢的「四月望雨」都被改成日本軍歌,他也以「唐崎夜雨」之名創作〈郷土部隊の勇士から〉、〈月のコロンス〉、〈蕃社の娘〉等歌曲。 1940年,34歲時的鄧雨賢離開唱片業的工作,遷居新竹芎林,在芎林公學校(今芎林國小)任教。 1944年6月,38歲的鄧雨賢因心肺疾病去世。現在新竹芎林鄉有鄧雨賢音樂文化公園,立有鄧雨賢銅像。
李筱峰 2023-07-21
「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

「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

你知道誰被稱為「登山運動之父」嗎?可能知之者不多。不過大家應該知道「文藝復興三傑」吧!就是與但丁、薄伽丘合稱「文藝復興文壇三傑」的佩脫拉克。 1336年4月26日佩脫拉克和他的兄弟們爬到一座1909公尺的旺度山山頂,佩脫拉克在書信中稱這次的登山沒有其他目的,純屬運動,因此他被稱為「登山運動之父」。當時人還未有「登山運動」的觀念。 不過佩脫拉克的貢獻,不在「登山運動之父」,而是「人文主義之父」,他主張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 今天是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詩人、學者佩脫拉克(Francesco Petrarca)的冥誕。他在1304年7月20日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的阿雷佐。小時候在佛羅倫斯附近的鄉村度過,講著一口當地的方言口音,日後他以此方言寫出了許多動人的詩歌,都收錄在他的《詩歌集》中。 當律師的父親希望佩脫拉克學習法律和宗教,但是佩脫拉克的興趣卻在於寫作和古羅馬文學。他如果順從父意去學他無興趣的法律,可能後人就不知道有佩脫拉克這個人和作品。 為了搜尋拉丁文寫成的經典和手稿,他不惜奔走於於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旅行中,他收集古人的手稿,整理重現古羅馬和希臘文人的精神內涵。他的首部作品,以拉丁文寫成的《阿非利加》(Africa),那是關於大西庇阿(打敗迦太基統帥漢尼拔的羅馬將領)的史詩,是他的成名之作。 1341年佩脫拉克在羅馬獲得了詩人桂冠。 他常與他的朋友薄伽丘分享他的創作心得,兩人都齊名於當時與後世。 他雖然終身未婚,但是卻和一個(或數個)女人生有三個孩子。但是「蘿拉」才是他的心上人。其實,有一說,蘿拉並非真有其人,而是他觀賞一齣戲劇之後所夢想的美女,是他寫詩的靈感來源。 他果然走出了他所謂的「黑暗時代」的神本世界,發揮人本主義精神。 佩脫拉克的著作很豐富,有的以拉丁文,有的以義大利文寫作。(他們當時可以使用不同的語文;相較於六百多年後的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只許使用單一語文,不准使用本地語言,真不能同日而語!) 佩脫拉克於1374年逝世,得年69歲。  
李筱峰 2023-07-20
台灣精神的典型 紀念鍾逸人先生

台灣精神的典型 紀念鍾逸人先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戰結束。數天之後,在台北市太平通(今延平北路)上有一家福州人經營的鐘錶店門口,掛出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一位穿日本軍服的青年,從店前經過,立刻被這面迎風飄揚的旗子吸引住了。他忍不住內心的興奮,便開口以北京官話,問剛從店裏走出來的老闆:「這面國旗是你們的嗎?賣給我好不好?」福州老闆聽到這位穿著日本陸軍軍裝的年輕人竟然用北京官話問他,一時驚異得不知如何回答。年輕人又繼續開口⋯「這面旗子我很想要,請你賣給我。你自己再做一面,好嗎?多少錢?」 老闆頗受感動,點頭應允,以福州腔回答:「十塊錢!」年輕人隨即掏出一張五十元鈔票,並表示不必找錢。年輕人揮舞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子,興高彩烈,揚長而去。 然而,誰也料想不到(連這位青年自己當時也料想不到),一年四個月後,這位青年揚棄這面旗子,在「二二八事變」中,帶領當時由中部台籍青年組成的「二七部隊」,公然與國府軍對抗起來! 這位當年的青年,就是我們今天追思紀念的鍾逸人先生。 鍾逸人先生橫跨兩個時代,見證了兩個殖民統治的歷史,也在兩個外來政權之下,表現台灣人抗爭不義的奮鬥精神! 鍾逸人,1921年(日本大正10年)12月17日生,台中市人。1938年負笈東京就讀商校,1941年進東京外國語學校(東京外大)法文科。但是在學中,因其言行痛批「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惡政」,並被搜出數本禁書,遭「特高」依違反「治安維持法」逮捕,投獄巢鴉監獄約一年。 出獄後輟學,1943年6月回台灣。為擺脫日本特務糾纏,在台灣軍後勤部隊謀得臨時雇員一職。至1945年終戰,以「陸軍尉官囑託」退職。 告別日本殖民統治,鍾逸人期待新時代的來臨,他與楊逵等人成立「新生活促進隊」,並參加「三民主義青年團」,前後在台中、嘉義,兩個分團任總務股員及組訓股長兼代理書記。並以「鍾天啟」之名參與《和平日報》;也受簡吉的鼓勵,接任阿里山鄉「樂野國小」校長,結識山地菁英高一生等人。 由於在《和平日報》上揭發時弊,得罪當道,鍾逸人前後遭警察、檢察官和憲兵隊非法拘捕三次。 1947年2月27日,二二八事件爆發。「中師」成立「民主保衛隊」,駐守「干城營區」,整合各地自動蜂起的隊伍,成立二七部隊,鍾先生並被推為部隊長。 3月8日國府軍隊登陸基隆,一路南下,以「綏靖」之名行屠殺之實。為避免在台中市區與國府軍作戰會造成市民傷亡,二七部隊退入埔里,最後解散。鍾逸人於逃亡途中被捕。原本判死刑,因接陳儀繼任省府主席的魏道明即命「解嚴」,並將非軍人身份經軍法判刑者一律撤銷原判,改由司法重審。鍾逸人最後被依內亂罪判處十五年徒刑。實際坐獄十七年,至1964年出獄。 出獄後,鍾先生與友人研發生產綠藻事業,頗有成就。1991年,七十歲的鍾先生從事業上退休。轉而投入民主運動,曾出任彰化縣公投會會長,參與建國黨創黨。同時因李喬、陳永興、張炎憲等人的鼓舞,開始執筆寫回憶錄。以驚人的記憶力,流暢的華文,一字一句地寫下第一本回憶錄《辛酸六十年》,記錄了從日治時代到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繼而再版成《狂風暴雨一小舟》、《煉獄風雲錄》、《火的刻痕》三大冊回憶錄,及《此心不沉》等書。這些一字一血淚的著作,不僅是他的生命史的紀錄,更是台灣史的珍貴史料,同時也獲的文學界的肯定,所以2014年獲頒「台灣文學家牛津獎」。 除了寫作,鍾逸人先生並經常應邀到各地演講,並數次赴北美等海外地區向台灣同鄕演講二二八當年實況,給海外台灣鄉親極大的鼓舞! 鍾先生平日開車速度極快,到了90歲時,仍開快車。有朋友坐他的車時,反應說:「鍾先生,你開車開這麼快,是在開戰車嗎?」他笑著說:「戰車哪有我開得快?」 2023年3月19日,鍾逸人先生的人生快車,經過了宛延萬里而又萬里的旅程,到達終點。給台灣歷史留下永恆的記錄,讓台灣人永遠的懷念! 【鍾逸人紀念音樂會】 日期:2023年7月22日(六)14:00 地點: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求真樓 K101 音樂廰(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台灣近現代史的縮影. #台灣精神的典型 #紀念鍾逸人先生  
李筱峰 2023-07-19
《民報》總主筆黃旺成

《民報》總主筆黃旺成

二二八事件爆發的一週前(1947.2.21),林茂生博士主辦的《民報》有一篇社論,題目叫〈台灣人要歸哪裏去?〉,文中說: 「自祖國來的大先生們,時常說我們奴化,當初我們很憤慨,不知道指什麼為奴化,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奉公守法即是奴化,置禮義廉恥於度外,才能夠在這個『祖國化』的社會裏生存。」 這篇反諷的社論,作者就是《民報》的總主筆黃旺成。 黃旺成是誰?他是一位反抗惡政、為民請命的知識份子,從日治時代到國民政府時代,始終扮演著諤諤直言的知識份子的角色。 今天是黃旺成(又稱陳旺成,父姓母姓之別)的冥誕。他於1888(清光緒14)年7月19日出生在新竹赤土崎莊草厝仔。 幼年於私塾學習漢文,1911(日本明治44)年畢業於總督府國語學校(後稱台北師範學校),曾任公學校教職多年。1918(大正7)年由於抗議新竹公學校校長訓話無理,毅然辭去教職,經商,參加蔡蓮舫、林獻堂組織之「振南貿易株式會社」,出任清算人。 1920年代是台灣「公民覺醒」的時代,黃旺成關心時政,積極參與蔣渭水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等社運。台灣民眾黨創立時,他是14名的中央常務委員之一。 1926年起他擔任《臺灣民報》(含接續的《臺灣新民報》)記者、編輯,歷時8年,有時以「菊仙」為筆名。他撰寫報導、社論,以及膾炙人口短評「熱言冷語」。自然成為日本殖民當局的眼中釘。 經過1920年代台灣人的各種社會運動的要求,1935年日本當局以開放半數議員民選作為回應,黃旺成高票當選新竹市會議員。 然而日本侵華戰爭(1937)爆發後,黃旺成被指控涉嫌教唆青年人赴中國抗日,入獄兩百多日。 二戰結束後,黃旺成參加《民報》,這是一份承繼自日治時代民族運動的機關報-《台灣青年》、《台灣》、《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的一貫精神的「為民喉舌」的民間報紙。社長林茂生,總編輯許乃昌,總主筆由黃旺成擔任。 當時《民報》的社論大部分是由黃旺成執筆,他依然不改知識份子諤諤直言的本色,對於當時陳儀主政下的官場貪腐文化、牽親引戚、大陸人壟斷權位、外行領導內行、法治不彰、官僚資本主義、經濟蕭條、民生凋蔽、經濟搾取、軍紀敗壞、治安惡化、族群歧視與文化衝突...,都提出不客氣的批評。那些社論都成為今天研究戰後台灣史珍貴的史料,而黃旺成無異是記錄史料的史家。 然而這樣直言不諱的言論,在陳儀專制之下,必然種下禍根。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社長林茂生被秘密處決,《民報》被查封,黃旺成也遭通緝,幸虧他逃往中國大陸,逃過一劫。一年後在他的學生新竹防衛司令部司令蘇紹文的協助下,始獲無罪返台。 二二八事件後,黃旺成擔任過臺灣省參議員,後入臺灣省通志局任編纂兼編纂組長,纂修《台灣省通志》;並在1952年擔任新竹縣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1957年完成《新竹縣志》。 這位極富正義感的文化人、社會運動家、媒體人、政治評論家,以及史學家,於1978年3月3日過世,享年90歲。  
李筱峰 2023-07-19
「最偉大的南非人」曼德拉

「最偉大的南非人」曼德拉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將近27年的政治黑牢中,經常受到三個白人獄卒的虐待:在到處是海豹、毒蛇的蠻荒的羅本島上,曼德拉被關在鋅皮房裡,白天要採石頭,有時還要到冰冷的海裡撈海帶,夜晚被限制自由。那三個白人經常侮辱他,動不動就用鐵揪痛毆他,甚至往飯裡撥汗水強迫他吃……! 1993年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在就職典禮上,曼德拉親筆簽署邀請函,邀請這三位白人獄卒來參加。在就職典禮上的致詞,曼德拉特別介紹這三位貴賓說:「我特別高興,當年陪伴我在羅本島度過艱難歲月的三位獄警 也能光臨。我年輕時脾氣暴躁,在獄中因為有他們三位的幫助,我才學會控制情緒…」曼德拉介紹這三人,並和他們一一擁抱。全場為之動容,掌聲久久不息,三人淚流滿面。 今天是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的冥誕,他出生於1918年7月18日,南非川斯凱人。 白人主政時,曼德拉因領導反種族隔離運動,遭南非法院以「密謀推翻政府」等罪名下獄,前後共服刑26年半,其中有13年在羅本島度過。 1990年3月出獄後,曼德拉領導調解與協商,並在推動多元族群民主的過渡期挺身領導南非。1993年至1997年間任南非總統,是第一個由全面代議制民主選舉選出的南非元首。 自種族隔離制度終結後。曼德拉40年來獲得了超過一百項獎項,其中最顯著的便是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2005年,南非廣播公司舉辦了「最偉大的南非人」票選活動,結果曼德拉被選為最偉大的南非人。 因長期腎臟疾病,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在家中病逝,享壽95歲。
李筱峰 2023-07-18
《梆笛協奏曲》馬水龍

《梆笛協奏曲》馬水龍

梆笛是哪一個國家的樂器?一般的答案大概會說中國。可是台灣音樂家馬水龍卻說:「其實樂器沒有『國籍』之分,它只是表達情感和意念的工具。」馬水龍教授不同意狹義地以「樂器」來區分所謂「國樂」與「西樂」。 「『樂器』的『民族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以樂器的原產地來劃分西樂與國樂是一種狹隘的觀念。比如說胡琴、琵琶……本來也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胡人的樂器。但是他們在隋唐時被大量引進中原後,歷代音樂家不斷為之譜曲,用它來表達中原漢人的所思所感,它才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面對鋼琴、小提琴…,也是如此。 1981年馬水龍發表《梆笛協奏曲》,以梆笛主奏、管弦樂團協奏,在台灣首演,後來演到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馬水龍成為第一位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台灣作曲家。此後20多年內《梆笛協奏曲》,先後在加拿大、美國、韓國、德國、法國等地演出。 今天是馬水龍的冥誕,他出生於1939年(日本昭和14年)7月17日,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 基隆的土地,給了馬水龍藝術的養分,而兼容並蓄的樂器運用,無論是西方的鋼琴、提琴、或是傳統的梆笛、嗩吶、琵琶……給了馬水龍音樂的廣度與厚度,他的《台灣組曲》與《雨港素描》兩組鋼琴作品,就是馬水龍作品的代表。他採用地方民間素材、北管等傳統音樂為創作底蘊,將值得流傳的傳統融入曲中;從作品中,我們看見台灣的人文與生活,它有著台灣音樂美學,也有著在地的文化精神。 馬水龍幼年受到廟口薰陶的元素:廟宇、龍舞、進香、獅舞與酒宴等等,使他結合五聲音階的現代調性鋼琴表現之民俗宗教音樂意象,以鋼琴模擬廟宇中木魚鐘磬的聲響,以帶有民間音樂色彩的旋律和節奏,刻畫「迎神」、「獅舞」、「元宵夜」的情景,這些音符連結了他成長的故鄉,創作出《台灣組曲》。 有一次馬水龍登玉山,被台灣的山林之美感動,於是用台灣名詩人李魁賢的詩〈無形的神殿〉,創作出他的不朽作品《無形的神殿》。 而《關渡隨想》何嘗不是來自土地的感動? 紐約時報知名樂評家Bernard Holland說:「馬水龍突破了東西方音樂的藩籬,並柔和了東西方音樂不同的表現手法和傳統特質,予以平衡處理,成功地表達他自我文化的內涵與思想,而不落俗套,實為難能可貴。」 馬水龍自己也說:「文化是活的,所以要不斷吸收營養,並將之消化,才會產生新的力量。」 (附記:我向來不鼓勵宮廟,不過宮廟文化讓音樂家馬水龍藝術化,則顯其美;然而,宮廟被中共政治化,拿來統戰台灣,則顯其惡!)    
李筱峰 2023-07-17
「文明的先知」林布蘭

「文明的先知」林布蘭

讀過藝術史或美術史的人,應該都聽過「巴洛克繪畫」這個名詞。什麼是巴洛克繪畫?其作品特徵為富有豐富而濃厚的色彩和大面積的陰影,明暗對照法,這是他們最常使用的繪畫技巧之一。巴洛克繪畫在1600年左右開始形成氣候,在整個17世紀則大放光彩。其中一個代表性畫家,就是今天的冥誕壽星林布蘭。(6月15日的壽星普桑,也是此流派的代表之一,臉友可以回去看我6月15的臉書。) 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在1606年7月15日出生於荷蘭的萊頓。 林布蘭是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繪畫的主要人物,被認為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他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畫,300多幅蝕版畫和200多幅素描。最著名的代表作有《夜巡》、《月亮與狩獵女神》、《猶太新娘》及《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等。 1621年林布蘭全心投入繪畫,師從萊頓當地的畫家做學徒。1624年(這一年剛好就是荷蘭人進佔台灣的開始),林布蘭到阿姆斯特丹,師從當時荷蘭最著名的畫家彼得.拉斯特曼。此後,他開始掌握繪畫技巧,並逐漸發展出自己的風格。 林布蘭有著藝術家自由不羈的性格,例如1642年阿姆斯特丹射擊協會的一群成員合資央請林布蘭繪製《夜巡》一圖(見下圖),當時軍人需依身份及軍階排列,但是林布蘭的畫卻讓這些志願民兵自由散列,引起民兵不滿,要求重畫,但林布蘭拒絕,因此還鬧到法庭,林布蘭因此備受攻擊。 林布蘭和他的妻子生有4個孩子,但只有最小的一個存活,而他妻子也在生孩子後不久去世;之後,林布蘭和女僕同居,生下一女,為此,教會譴責他「罪惡的生活」。 林布蘭的作品題材多樣,從經典的歷史場景、故事傳說,到日常生活與人像。而且有階段性的演變。有畫評家形容他為「文明的先知」。 他是「文明的先知」乎?還是「罪惡的生活」?林布蘭還是林布蘭。 很多畫家都有自畫像,林布蘭的自畫像大約有100多幅,從年輕畫到晚年。與其說這是他的「自戀」,毋寧說是畫家面對生命歷程的忠實紀錄,栩栩如生刻畫著歲月的痕跡。 林布蘭為了繪畫,採購大量的衣物(模特兒用)和繪畫工具,以致瀕臨破產邊緣。1669年10月4日他在貧病中去世,享年63歲。 2004年荷蘭票選最偉大的荷蘭人當中,林布蘭排行第9人;2009年2月27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水星上的一座環形山(大撞擊坑)以林布蘭命名。這樣的藝術家,絕對不是柯文哲心中的「不入流」。      
李筱峰 2023-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