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可能與納西族同出一源

台灣原住民可能與納西族同出一源!證據之一是兩個族群均使用構樹樹皮製成手工紙,其中納西族的東巴祭司常用竹筆、蒿杆筆、松尖筆或銅筆等蘸墨來撰寫東巴經,東巴文係使用象形文字。台灣原住民也使用構樹(又稱「鹿仔樹」)樹皮來製作布疋及漢皮紙。爰此,不排除納西族也使用構樹樹皮製作布疋。

東巴文古籍。 (維基百科)東巴文古籍。 (維基百科)

由於台灣構樹之葉綠體屬「基因單倍型」,無法自然產出種子,必須以人工方式將其根部進行無性生殖。台灣原住民當年划著「雙體船」由台灣遷徙至東南太平洋各島嶼時,必定在船上攜帶構樹樹種,以利在抵達「殖民地」後種植。後來專家學者根據在東南太平洋各島嶼找到的構樹均屬這個台灣特有種,爰此確認「南島語族」(Austronesians)係源自台灣。

按南島語族最早係於西元前八千至六千年前,由大陸東南沿海遷徙至台灣,再於西元前五千年由台灣遷徙至太平洋各地: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汶萊、紐西蘭,最遠至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最東至夏威夷、復活節島及大溪地島。當地居民外表與台灣原住戶極為相似。我曾在2014年為推廣台灣產品而前往馬達加斯加出差並與當地人接觸,他(她)們就宛如我們台灣的原住民。

台大森林環資系跨校合作,從植物基因中證實,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成為南島語族起源自台灣的「出台灣說」有力證據。(台大提供)台大森林環資系跨校合作,從植物基因中證實,台灣是「太平洋構樹」的原鄉,成為南島語族起源自台灣的「出台灣說」有力證據。(台大提供)

若我們再比較納西族與台灣原住民的團體舞蹈、服飾、髮飾及外型等,我們會發現兩者極為類似,因此若針對兩族群廣泛做DNA檢測,應可認定是否同出一源。至於納西族目前係聚居於雲南、四川及西藏等地,西元前八千年如何會出現在大陸東南沿海?這其實不難推斷。

按早期人類遷徙均是為尋求族群生存空間及資源,因此往四面八方拓展版圖:或是征服當地住民,或是打敗戰被對方殲滅或同化。但大陸歷經幾千年的演化及戰亂,當初遷徙至東南沿海各地的納西族,除了少數遷徙至台灣的族群外,其餘就陸續被後來更強悍的異族(譬如蒙古族、滿族等)征服或同化。至於當時聚居在雲南、四川、西藏等地的族人,因為當地山區有天然防禦屏障,易守難攻,得以倖存至今,並保有其傳統文化、習俗及服飾等。目前納西族計31萬人,台灣原住民計61萬餘人。

台灣最古老人類化石「澎湖原人」丹尼索瓦人。(科博館提供)台灣最古老人類化石「澎湖原人」丹尼索瓦人。(科博館提供)

另自由時報前於4/12所報導之「丹尼索瓦人」(Denisova),也有可能就是納西族的最原始祖先。按丹尼索瓦人源自西伯利亞及青康藏高原,距今約38萬至5萬年前。台灣澎湖海溝曾於十年前打撈到丹尼索瓦人下頷骨化石「澎湖一號」,而青康藏高原與納西族目前的聚居地雲南、四川、西藏極為接近。因此我們或可「大膽」假設丹尼索瓦人或可能是納西族的祖先,惟由於丹尼索瓦人與納西族兩者年代相差五萬年以上,且前者目前僅出土極少數骨骸化石,無法萃取DNA,故實務上極難考證。

(作者是退休貿易推廣人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