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英國將香港歸還中國前後時際,我發表〈香港亂彈〉和〈變奏曲〉兩首詩(收錄於詩集《心的奏鳴曲》玉山社)。
從台灣的歷史經驗和中國的政治現實判斷香港的命運,不出所料,昔日南京的中國或今日北京的中國,權力模式都是一個樣子。
「⋯殖民地的安魂之歌/以世紀末的華麗
/張燈結綵/敲響喪鐘歡迎祖國⋯
/紫荊花在紅旗上/銅鑼灣在天安門
/國殤之柱堆砌並隱喻/未來的歷史
⋯
〈香港亂彈〉
「打開電視/琳瑯滿目的七月一/全是香港的影子
一國兩制/分明是/改治幌子
/另類殖民的意思/還要逼他們/粉墨登場
/咚咯隆咚嗆/在歡樂頌裡/演出跨世紀的安魂曲
/唉唉唉唉/關掉電源」
〈變奏曲〉
儘管當時中國對香港有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但歷史鑑照,中國對昔日割讓的土地並無疼惜之心,反而有憤懣之意。如今憂慮成為現實,香港自由已失,風華不再。
香港是依南京條約一八九四年至一八九八年分三次割讓給英國,與台灣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一樣,都是清國時代與列強紛爭的賠償。香港、台灣,昔被視為中原之外南方邊陲之地,棄之可也。
台灣在日治五十年後,二戰結束,沒有選擇獨立,在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的迷惘下,倍嚐祖國的夢魘,更捲入國共中國糾葛,迄今未解。香港的五十年不變早就變了。兩個替清國擔賠償責任的被殖民地,都因為殖民國的法治條件近代形塑而被中國另眼相待。
台灣,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被代表盟軍的國民黨中國接收,順勢進佔,不及兩年就發生二二八事件。二戰後悲劇性的開端指的就是這樣的歷史。台灣被日本五十年殖民統治,和香港被英國約百年的殖民統治,法治條件異於中國,成為台灣人和香港人的原罪。差別在於台灣因國共分裂,成為異於中國的共同體,朝正常國家之路發展,而香港在中國統治權力範圍。
中國因素仍然是台灣這個以中華民國台灣自稱的不盡完全國家陰影。香港的殷鑑應該成為在台灣,對自由有愛,對民主有夢的人們的鏡子。看看香港,應該更珍惜台灣這個朝著向正常國家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民主化、自由化的台灣被誑稱人民民主專政的中國統治者畏懼、敵視,但應該也被對自由有愛、對民主有夢的中國人喜愛!
(作者是詩人)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