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 之間

中美之間

台灣最近幾年的發展,我最不能接受就是疑美和反美論,中國國民黨裡面很多核心人物都在美國唸書。我大學的時候很想像同學一樣可以去考什麼留學美國的英文考試,然後申請美國的學校,我的大學同學幾乎有七成到美國去唸書,多半都是偏藍的家庭。

台灣和美國一樣都是有自由民主人權的國家,中國根本就是個垃圾國家,一般人看不出來嗎?說它是世界的強國,我看只有四海的中國人有些人認同。

之前德國有人寫了一篇文章,列舉中國並非世界強國的五個原因

1.根據定義,一個世界強國的文化影響力出口量很大。美國用其特有的牛仔褲和可口可樂、貓王和瑪麗蓮夢露的影響力征服了世界;至今,好萊塢明星的光芒依然照耀著數十億人的心靈。然而,對於與中國歌星吳亦凡共進晚餐,或與克里斯蒂娜·阿奎萊拉、湯姆·克魯斯或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會面的選擇,全球各地的青少年都清楚怎麼選。或換句話說:中國確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並未使人震撼。

2.一個世界強國必須能吸引移民。這裡的人們,懷抱對絕望和沮喪的希望,期待在他們夢想的土地上獲得更多: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富裕、更多的公正、更多的自由。這些人群一直渴望的目的地都是在民主國家,從移民統計數據,以及在歐盟外部邊界和墨西哥-美國邊界經常發生的事件中都能看出這一點。相反,沒有人慕名前往北京。那些在西方有異議的人,在中國受到限制。美國夢談論的是華爾街和矽谷;而中國夢卻提及的是維吾爾人的勞改營。總的來說,中國輸出的並非夢想,而是噩夢。

3.世界強國必然是新思想的引領者。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說:“軍隊可以抵擋,但思想不能抵擋。”這正是為何重要的國家通常被認為是哲學、管理理論和時尚學派的發源地。然而,現代中國似乎無多少新思想可供世界參考。其威權主義馬克思主義思想偏向保守。中國最後一次思想創新是儒家,但這遠早於公元前五世紀,比毛澤東提早了2500年。

4.在經濟上,一個國家必須以創新領導者的身份才能獲得世界強國的地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確實在生物技術和數字經濟領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現在每一種美國商業概念都有中國的版本。但它僅僅是一種版本,而非一種替代。美國的商業模式被模仿但未被取代。美國領先,中國是技術的追隨者。

5.歷史上的每一個世界大國都將其士兵和軍事裝備分散到全球各地。就像古羅馬的總督一樣,美國的軍隊部署在五大洲,擁有140萬現役軍人,這是其世界警察角色的軍事基礎。但中國並未在國外部署任何重要的軍隊,而且,與在德國、波蘭、法國等地受到歡迎的美軍相比,中國的軍隊即使在南海也被視為威脅而非資產。其唯一的外交政策夥伴——金正恩和普丁——更像是利益交換。

中國跟美國之間怎麼選,很好選;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之間,很好選啊!

真的搞不懂!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