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戰略突破

(路透檔案照)

台灣想跟美國簽署貿易協議,這是自九○年代以來,歷任政府一直希望尋求突破的治國目標,它不僅是雙邊經貿強化的意義,從國家戰略的角度,它更有抵抗中國磁吸、圍堵與避免邊陲化的生存需求,這是建立經濟自主、進而鞏固政治自主,非常關鍵的一步。歷經數十年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延宕,終於在今天即將逐步啟動。

「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的文本談定,已經堪稱是台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最具規模跟影響力的貿易談判,而這只是階段性成果,未來兩國仍然要循類似的架構持續商談,創造更多領域的合作共識,因此,透過經貿關係的不斷強化,把台美間的聯繫綑綁得更加緊密,已經是因應最新國際情勢變化下,台美同盟深切認知的共同發展路徑。可說是是歷史性的里程碑。

台美兩國發展到今天,當然有客觀基礎的累積,包括美國在二○一五年起,成為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二○一九年起,台灣重回美國十大貿易夥伴之一。在投資部分,美國不僅是台灣重要的科技技術來源國,長期以來也一直是各項學術領域交流首選,二○二一年美國國務院更將台灣評比為全球重要市場之一,Google、Facebook、Amazon等高科技公司,大舉加碼投資台灣;而我國企業赴美投資金額也逐年顯著上升。這些條件都構成這次倡議應該要成功的背景。

然眾所周知,光僅如此並不足夠,至少從二○一六年起的好幾年間,每當台灣要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進行貿易談判時,不是敲門未應,就是美豬議題出籠,坎坷難行,川普政府如此,到了拜登時代,USTR也並未鬆解多少,這點以蔡英文的國際經貿談判背景,確實發揮了作用,「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這個洽簽模式本身,就是其主持的一個「發明」。說穿了,就是提出各種先進貿易議題的談判,把美國的各相關部會給引進來,一方面藉由這些議題創造出彼此需求跟累積信任,同時也讓兩國彼此跨部門間的合作協調更有效率,當各部會有了成績,USTR的步伐也不得不跟著前進,形成一種「堆積木」(building block)的方法,也繞過了USTR的鐵板守門,朝著台美FTA完成路途上更接近一步。

以這次倡議所涵蓋的十二項議題而言,不僅是CPTPP及各國FTA文件會納入的章節,更是全球當前最關心的貿易新興議題,例如數位貿易、永續環境、貿易便捷化等,這些議題將有助於讓市場競爭更加公平與透明、商業規則趨於一致、有效降低企業交易成本。許多智庫研究都提到,這些新興議題將會比過去傳統關稅議題,為更多中小企業帶來競爭發展的機會,且降低的經濟成本更為顯著。這是非常實質的內容。

更重要的是,台灣與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美國尋求了突破,藉由美國的帶頭示範,相信可以為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洽簽,打開機會之窗。這對國際處境特殊的台灣來說,亦是極其珍貴的經驗。此時,不得不聯想到最近來自中國的操作,先是對台灣二四五五項商品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而後又施放出可能中止ECFA的認知作戰,兩相對照之下,「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的洽簽就更有意思了。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