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中國人總統

馬英九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去表態︰「兩岸人民都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重新校正了他的國族認同。(資料照)

 

 

馬英九先生去國多日,其言其行,所自定的政治座標,無須蓋棺已可論定。做為曾經的台灣總統,馬英九代表的,不只是個人,而且是一個世代,在個人,他是台灣最後一個「中國人」總統,他的政治結束,象徵著「中國人」國家認同世代在台灣,正由逐步凋零走向終結。馬的中國行,歷史澄清的意義在此。

唯有從這個角度看,馬英九這個人在今天才有再討論的價值。台灣自一九五○年至今出過七位總統,其中不乏多位是中國人,蔣介石、嚴家淦屬之,蔣經國晚年說「我『也』是台灣人」,可以視之為歷史的過渡。馬英九二○○八年二月在競選總統的電視辯論會上公開稱「我燒成灰都會是台灣人」,強烈的用語意在表述他的在地性。結果二○二三年,僅僅相隔十五年,馬英九跑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土地上去表態︰「兩岸人民都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振興中華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重新校正了他的國族認同;證實當年自稱台灣人只是他爭取選票的權宜之計,現在的中國人才是他的信仰價值,也說明台灣曾經透過總統直選選出一個骨子裡是中國人的台灣總統。

何以說馬英九是台灣最後一個「中國人」總統?首先,這是民主改革大勢所趨,也是國族凝聚的重要過程。過去在台灣出現的幾位中國人總統是歷史演變的偶然與軍事戒嚴的必然,台灣人沒有太多決定權;一九九六年後,全體台灣公民取得了選擇權,開始當家做主,在票選國家領導人時,當然是揀擇二三○○萬人自己的代表,也就是台灣人的總統,這是參選的基本原則與前提。

其次,透過民主進程不斷的深化,有關我是台灣人、中國人的民調,歷年來的數據,驗證了相同的結果,台灣人認同持續創新高,最近的一個坊間調查即顯示:七十八%的受訪者自認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只有七.七%。這正是台灣的主流民意,愈年輕的世代愈為清晰。在此一懸殊的選民結構下,請問自認是中國人的總統要如何勝出?何況,政治人物長期接受檢驗,要複製馬英九使用詐術,將愈來愈困難。

最後,在政治的現實運作上,馬英九執政八年期間,曾經積極進行兩岸「經濟統合」,來「化獨漸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是代表作,但是二○一四年爆發三一八太陽花運動,人民以示威抗議的具體行動,直接推翻了這道所謂「和統」的起手式。它凸顯了台灣人是生命共同體,台灣人的利益與中國人的利益,顯不相等。這是民主化所提供的安全閥功能,彌足珍貴。

馬英九四歲來到台灣,在台灣成長、掌權、禮遇七十年,於今回頭示範他做為中國人的榮耀,體現在稱讚「武漢防疫對人類的貢獻」上,甚至反映在「為台灣政府不好意思」上,讓台灣人在情感上受到傷害,也讓台灣的國家立場在國際間遭到混淆,其所展示的負面示範,形同反噬,將會更加警醒台灣人的意識武裝,必須嚴肅看待中國政客與政黨隱身台灣所帶來的危險。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