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談政治」的幽靈還是存在

在美國熬夜看完了蔣萬安的228演說。對於他出席的勇氣,我給予肯定。但對於他選擇性僅以台北市長身分發言,而沒有以蔣家後代的身分做更進一步的行動,我可以理解,卻也有深深的失望與不滿。

抗議群眾的出現並不意外,也必然會造成輿論的再一次紛擾。我只想說的是,這一切都告訴我們,228實質上還沒有結束,別再說過去的已經過去。

願我們都能聆聽各方的聲音,理解各方的立場,學習事件中錯綜複雜的來龍去脈。持續反省,誠懇溝通,繼續落實轉型正義的進程,才能讓228這樣的悲劇事件不在台灣再次發生。

————

一分鐘靜默

————

我不是家屬,不是政府,也不是歷史專家。因此,這幾個層面,就讓該發言的人發言吧,我自認不夠格討論,就虛心看文章學習就好。

我今天想談的,是軟性一點的題目:以一個一般人的角度,用228的機會,來談談我們一直不談的,關於族群與省籍的個人經驗。

一講到關鍵字,一定會有人說:「為什麼要談省籍?你撕裂族群!」

那個,我是覺得,如果有些人已經覺得「歡慶228」沒有不好;覺得228都變成民進黨提款機,都是側翼打手在鬧;覺得「都這麼多年,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那,既然是這樣,都這麼多年了,還有什麼不能談的?

228的受害者什麼族群都有,這是事實。但如果說由此而始,籠罩台灣數十年的國家暴力的幽靈,跟省籍族群無關,那也未免鄉愿。

我覺得,面對這禁忌話題,總要有人先勇敢踏出第一步,來好好談談。

————

為什麼要談?

因為不談,只是假裝彼此間的差異不存在,並不能真的有效彌平傷痕。

了解彼此,才是和解與共存的開始。我很喜歡美國的一個說法 "celebrate diversity"。一個真正能包容多元文化的社會,我們不只要 recognize diversity 認識多元,更要 honor diversity 跟 celebrate diversity,去榮耀多元、慶祝多元。

相較之下,台灣連第一步的「認識多元」都還沒有做到。我們常說的「尊重包容」其實是更表面的一層:只知道台灣有很多族群,只知道不可以互相攻擊,要包容共存,但其實我們對彼此根本沒有深入的了解。

舉例來說,我們比較少好好談談過年的時候,各個族群的年夜飯桌其實大不相同。今年過年,侯友宜餐桌上出現水餃,引起一些人批評。但其實水餃一直都在一些外省家庭的年夜飯扮演重要角色。侯友宜雖然本身不是這族群,但我們也應該早就要體認到,族群間的習俗互相影響本屬正常。比如我們家是說台語的,但因為我媽非常愛客家菜,忘記從哪年開始,我們冬至就變成吃客家鹹湯圓了。(我個人還是比較愛吃甜的,但時間一久,也覺得冬至的味道就是客家鹹湯圓,如果只有甜的,就少一味了。)

因此,對侯友宜這樣的批評,就表現出我們不是互相認識不夠深入(我是真的看到有人說「哪有人過年吃水餃,裝節儉過頭了吧?」),就是不夠包容文化間動態交流的可能。

什麼時候省籍真的不再重要呢?用 "celebrate diversity" 來說,其實不是大家不談省籍。而是過年大家分別在臉書上,可以驕傲地秀出屬於自己家裡傳統的年夜飯,不用怕跟別人不一樣,而大家也都對各種不同的年夜飯習以為常,如數家珍的那天。

而我們現在,距離這個理想還稍微有一點距離。

————

其實在我們這一代,省籍好像已經沒那麼重要。我們這世代的公職人員早已沒有省籍名額制度,平常也很少要填省籍。你想想你的高中大學同學,你知道誰是本省人,誰是外省人嗎?至少對我來說,大概有超過一半,我是不知道他們的族群的。

但如果你看仔細一點,好像省籍又在很多地方扮演關鍵指標。比如,細看民調就會發現,就算到我們這一代,外省族群支持藍營的比例,還是明顯的勝過綠營。

而本省家庭呢?那種「不要談政治」的幽靈到現在還是存在。我每次發政治評論,還是可以感覺到我媽的憂心。即使現在文章偶爾會上新聞,我媽「哇,你上電視了耶」的驕傲,跟「還是不要一直寫啦,我們這種人評論政治還是不太好」的叮嚀,仍然一體兩面,交替出現。

我們哪種人呢?連指稱自己都不敢,自我審查,自我噤聲,還是寫在潛意識裡深深的恐懼。

————

所以真的不用談省籍了嗎?

我出生在迪化街,大概是台北市本省籍濃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各種碗粿蝦捲一應俱全,根本是小台南。我也很習慣到哪裡都講台語,別人也都會講台語,直到搬到東門之後,我才經歷了一次省籍差異的文化衝擊。

東門旁邊是一大片眷村。國一,我就發現有同學的便當有點不一樣,真的有人偶爾會帶饅頭當主食,坐我隔壁的同學,便當袋裡永遠有兩根辣椒,便當蒸好,他就一口菜,一口飯,一口辣椒,這樣配著吃。

『哇,你很愛吃辣?』

「對啊,我們是湖南人,湖南人愛吃辣。我們全家都這樣。」

哇,湖南,好遠。

在迪化街我們的「故鄉」概念,是縣的層級。我爸是台南人,我媽是桃園人,鄰居是彰化人。對我們來說,鄰居送的彰化涼圓跟奇妙口味的鹹麻糬,就是遠方來的異國美食的等級了。(小孩沒什麼地理概念,家裡會出現的北部粽跟台南碗粿就歸成一類;平常不會吃的,像是涼圓跟鹹麻糬,就跟灑檸檬的日式烤魚還有波麗路牛排歸在另一類。)

沒想到上了國中之後,旁邊坐了一個吃飯配辣椒的外星人。

之後在國一的認識台灣裡面,我們知道了台灣有四大族群: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之後慢慢發現除了吃的不一樣之外,我們跟外省人很多地方也不太一樣:他們不講台語,但當時的大部分人也不打算學;他們其中很多人對中國有奇妙的情節,既看不起,又不許人家罵。

再大一點,發現他們有很多很多人,很努力念書,就是為了要移民,去歐洲,去美國,離開台灣當外國人,然後他們的家裡會以此為榮,互相炫耀。(本省人也會希望小孩出國留學,但家庭壓力小很多,計畫移民的比例也低一些。)再大一點,我也出國留學了,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好朋友,才發現很多被家人拿來炫耀的人,在國外並不快樂,他們發現在國外他們被當作是台灣人,跟中國人互動後也驚覺自己其實是台灣人,但是因為家庭的面子問題,他們回不了家。而且,他們有些家人不喜歡他們覺得自己是台灣人。

但這樣的人又偶爾會被刺痛,被「你不會講台語,怎麼算是台灣人?」這樣的話語。

而平行發展的是另外一股力量,這股力量說台灣不是只有台語,所以台語不可以叫做台語(但難道英國法國就只有英文法文?);說原住民語才是真台語(但難道只有拉丁語才能叫做義大利語?);說台語要叫閩南語。(但卻沒想過,福建南部有好多互不相通的語言,如果「台語」一詞是對原住民不尊重,那「閩南語」難道不是對潮汕語、客家話的不尊重?)

結局我們都知道了,就是「閩南語」這個詞被硬塞進台語族群的嘴巴,即使這族群根本不用「閩南語」來指稱自己的語言。

結果就是,說台語的人,不說台語的人,大家都受傷了。包括原住民也被波及,因為那些說「原住民語才是真台語」的人,很多一句原住民語都不會說,原住民只是他們拿來鬥爭台語族群的道德武器。

如果「去中國化」曾經被這麼猛烈地批判,那麼政府曾經粗暴推行的這些「去台灣化」、「福建化/閩南話」的做法,是不是也應該接受同樣的檢討?

但撕裂的就已經撕裂,到今天都沒有癒合,每次一遇到什麼事件,所有人都又要再發作一次。

————

但其實,我多麼希望這幾個族群能夠坐下來,好好把這些傷痕談開。

當然,我可以理解為什麼大家不想談。真要談開,台灣這百年來族群的互相械鬥、競爭、乃至於二戰,就是一個「他的阿太殺死我的阿太,你家太姥爺當年又跟我阿祖在戰場上互相開槍」的故事。

但說真的,不談開的共存,只是相互咬牙忍耐的未爆彈。

不同族群的歷史,有不同的教訓與傷痕。如果能彼此學習,那是不是我們就可以更避免去重蹈歷史的覆轍?

外省族群百年來經過數次大戰亂、大離散,深深知道戰爭的可怕與無情。可能正因如此,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即使對共產中國已經不太有文化認同,但面對威脅的時候,還是寧願委屈,也要和平。這是他們好幾代累積下來的慘痛經驗,讓他們做出的選擇。當然,也有另一群人,對語言跟家鄉的認同蓋過了對生活方式的選擇,或是期待有強大的祖國讓他們洗刷歷史恥辱,這些也是不同歷史傷痕造成的印記。

但我們是不是也要聆聽台語族群的心聲?明明在家鄉寶島上自己是多數,卻一次次為了配合外來政權的利益被剝削、甚至被屠殺。荷蘭人,鄭成功,清國,日本,中華民國。每來一次,就慘一波,就像悲情城市說的:「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幾百年來被欺壓的怨氣累積到無法再忍耐,因此特別想要當家作主,自己決定自己命運。這樣的歷史記憶,是不是也應該被理解,被同理?

而客家族群與原住民族群又何嘗不是?若不是現實的磨難,客家族群何須務實到底,甚至變成網路梗?而原住民族群如果不是無奈,又怎麼會被迫貼上「樂天知命」,「懂幽默自嘲,好好笑」的標籤?這兩族群更是比台語族群又多一層歷史的不公:台語族群覺得自己一路被外人欺負可憐是嗎?那你們歷史上對我們的欺壓,又怎麼說呢?

這些故事,不管是歷史的,或是個人的,都應該勇敢說出來,好好互相理解。

————

檢討錯誤,釐清責任,並勇敢互相溝通,互相從彼此的傷痕跟教訓中學習——這樣,也才能對彼此有更深的了解,也才能更清楚未來如何攜手吧。

感謝每年有一個228假期,讓我們能停下來思考這一切。

不好好地說開不同的過去,就不可能真正去面對共同的未來。

希望我們更能勇敢說出自己的經驗,勇敢面對台灣人彼此的相同與不同,包括光明,也包括黑暗。期待有一天,我們能不只是互相容忍,而是能一起 "celebrate diversity"。

那將是更好的,一起走下去的姿態。我如此相信。

* 本文只是分享個人與一些朋友的經驗和看法,我不能為我所屬的族群代言,更不能為其他族群代言。

* 但,每個人都勇敢分享自己的經驗(甚至包括偏見),我們就更有機會增進互相的理解吧?這是我寫這篇的初衷。我知道不同人可能都會不同意這篇的某些段落,但是說出來,總是開始溝通、互相理解的第一步。希望大家能諒解我這麼做的用意。

* 底圖來自於 Midjourney 的 AI 算繪

< 資料來源:侯宗佑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侯宗佑

侯宗佑
康乃爾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班,研究機器人與AI的互動與UX設計,也關心政治時事與世界趨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