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今昔談

 

在還不是很久之前的過去,像是「不能鎖國」、「要有國際觀」這類臺詞,還常常用來為臺灣企業在鄰國投資設廠辯護。經濟自由化的聲量甚囂塵上,「臺灣企業要走出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

如果有人質疑,就會被戴上「鎖國」、「沒有國際觀」的帽子。要是呼籲政府施加限制,就會被批評是政治黑手干預產業,應該要「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擔心產業外移?擔心技術外流?不用擔心,「利大於弊」,只要對鄰國作更多的開放都可以賺回來。

曾幾何時,風水輪流轉。當企業投資設廠的對象換成美國,儘管只是整體產能的一小部分,卻也變成是「去臺化」、「掏空臺灣」。放眼全球的豪氣突然不見了,「經濟歸經濟」也不講了,「不能鎖國」云云更是拋到了九霄雲外。曾經的「國際觀人士」在此搖身一變,成為臺灣企業走向世界的反對者。

所以說,一度風靡臺灣社會的所謂「國際觀」,只是一種騙局話術。說穿了,拆掉這種「國際觀」的包裝,裡面的內容就是不折不扣的天朝中心論,認為臺灣只有併入鄰國一條路。這種觀點並不是真的支持經濟自由化,也不是鼓勵臺灣企業走向國際,更不是反對臺灣「鎖國」。只是反對臺灣不跟鄰國鎖在一起而已。

< 資料來源:一個律師的筆記本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怡凱

陳怡凱
陳怡凱律師,台大法律系、法律研究所畢業,現服務於元鴻法律事務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