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會外的台灣自信

  

二○二二年在峇里島舉行的這場「拜習會」,台灣不再小媳婦心態,也鮮有人質疑美中兩大是否私下做了什麼交易?社會普遍展現少有的自信。(美聯社)

 

 

近半世紀以來,美中之間一旦打交道,台灣必定忐忑不安,不是實質利益受到損害,就是國家尊嚴會被踐踏,不論民主或共和哪黨執政,幾乎皆屢試不爽。不過,二○二二年在峇里島舉行的這場「拜習會」,台灣不再小媳婦心態,也鮮有人質疑美中兩大是否私下做了什麼交易?社會普遍展現少有的自信。

這樣的穩定,應該不能歸諸於台灣地方選舉正酣,大家沒空閒理會;事實上,美中關係一向是台灣最敏感的神經,也是長期監控的目標,不可能疏忽罔聞。那麼何以這次可以相對平靜?很大的關鍵是中國做為「麻煩製造者」的十年耕耘,到最後以習近平稱帝總結「成果」,所帶給全球的震動,已經徹底改變了以往台灣經常成為美中籌碼,以及台美中是「三角關係」的舊有格局。在當今的世界版圖上,台灣非常清晰的,是民主陣營與市場經濟的一部分,是為國際的共同利益所在(絕非習所說「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台灣被犧牲的成本,已經大幅提高到大家都不划算且難以承擔的地步,所以正常國家必須要介入,不會容許威權主義與黨國資本的國家放肆。

前述二者,當然是迥然有別的國際局勢。這新的世界觀,是普廷與習近平二人先後造成的,前者發動侵略給全球帶來的災難,還在延續尚未止歇,後者,在前者注定失敗的陰影下,執意上演二十大反世界秩序的獨裁大戲,更加撕毀了與各國的互信基礎。普廷缺席二十國集團峰會,算是有自知之明;而習近平同意與拜登會面,不敢堅持耍性子下去,不也是要個面子給國內觀賞?要個台階好讓「鬥而不破」可以真的別破?其理至明。

習皇稱帝之所以茲事體大,在於其在文明世界立即失去了一切的話語權。試想,一百多年前袁世凱把共和改為帝制之際,梁啟超批判他的名言「自國體問題發生以來,所謂討論者,皆袁氏自討自論;所謂贊成者,皆袁氏自贊自成;所謂請願者,皆袁氏自請自願;所謂表決者,皆袁氏自表自決;所謂推戴者,皆袁氏自推自戴」,哪一句無法套用在「習氏」身上?習近平可以讓中國知識份子全部噤聲,可不表示先進各國會對中國倒退到一百年前都不如全然無視。

這樣的文明斷層,中國對外就不可能盡除疑慮,處在同個對話基礎上。何況,中國現在最嚴酷的挑戰,內部遠大於外部,即使是外部所發動的制裁,包括經貿與科技等禁令,後果也是應驗在內部的發展與穩控上。倘若自顧不暇,還貿然對外興事,挑戰各國的繁榮,又哪來的正當性可言。

「美中共管台灣」的階段,隨著習近平終結江(澤民)胡(錦濤)二人之後,已經翻過一頁,未來將是「國際共管中國」時代的來臨,台灣要好好利用這個時機武裝起來,才能和共產黨比氣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