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藍綠之分」與「不分藍綠」〉

 

(原載《民報》2014/12/4社論(李筱峰執筆)

選舉期間,常聽到候選人聲稱要「超越藍綠」、「不分藍綠」。到底藍綠是如何區分?又如何不分?如何超越?

要解答這些問題,當然要先從台灣的政治史與選舉史的背景瞭解起。

台灣的政治場域何時開始出現「藍」、「綠」之分?「藍」、「綠」政黨有何不同?

台灣的民主運動到了1970年之後,慢慢發展出所謂「黨外」運動,而黨外民主運動幾乎配合著選舉活動在進行。1978年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因為台美斷交、中美建交而中止,卻衍發出翌(1979)年底的美麗島事件。美麗島事件使得當時的「黨外」民主運動跌入谷底。所幸1980年底恢復增額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黨外」運動又重然生機。到了1981年11月中的地方選舉,在立委康寧祥、費希平、許榮淑、張德銘,國代周清玉等人的推動下,黨外在各縣市舉辦類似政黨的提名,他們共同提出「黨外、制衡、進步」及「民主要制衡、制衡靠黨外」的標語,並開始出現綠色系統、書寫有「黨外」字樣的旗幟,開始顯現出政黨的雛形。此時,國外學者已將「黨外」(Dang-Wai)當做專有名詞來使用,「黨外」之黨儼然成形。到了1986年9月28日,這個以綠色為尚的政團,突破戒嚴令,成立「民主進步黨」,衝破黨禁。90年代台灣民主化之後,社會上逐漸將政治立場不同的政黨(或政治集團),以藍綠區分成兩大陣營。

因此藍綠政黨的原始意義,可以從以下指標來區分:

顏色來歷:

藍營政黨源自中國國民黨的黨旗,因藍色是其底色;綠營政黨,80年代以後,「黨外」民主運動的傳單多崇尚綠色系統。民主進步黨成立後,黨旗也以綠色為主色。

政黨來源:

藍營政黨,原係以敗逃來台的蔣氏主導的中國國民黨為主體,再吸收本地政治人物結合而成。後來從中國國民黨分出來的「新黨」(1993)以及「親民黨」(2000.3.31),因為政治理念與國民黨相似,亦歸類於藍營;綠營政黨,屬本土政黨,係以原來的「黨外」民運為起源,發展成民主運動而成。後來成立的「台灣團結聯盟」(2001.8.12)[今天又有台灣基進…等],在國家認同上,與民進黨接近,亦歸類於綠營。

政黨屬性:

藍營政黨,原屬法西斯政黨,長期由兩蔣實施個人獨裁、一黨專政。直到後蔣時代,才稍脫法西斯色彩;綠營政黨,民主政黨,自創黨以來,即具備黨內民主機制。

對民主政治的態度:

藍營政黨,長期打壓民主運動,過去對於任何民主化訴求,無一不反對。總之,民主基因極弱(可詳參李筱峰〈檢驗國民黨的民主基因〉一文);綠營政黨,長期從事民主運動,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

統治手段:

藍營政黨,兩蔣時代以軍事戒嚴和「動員戡亂」統治台灣。掌控黨、政、軍、警、特、司法、媒體、教育。直到李登輝時代才逐漸鬆綁;綠營政黨,實行民主體制。

人權紀錄:

藍營政黨,有長期實施國家暴力的不良紀錄,如二二八恐怖屠殺;1950、60年代白色恐怖統治,3000多人遭處決,14萬人下獄。至於言論通訊集會結社各項自由人權,皆在其戒嚴之下備受箝制;綠營政黨,在黨外民主運動時期,備受打壓,許多人犧牲生命或自由;執政後,未曾有政治犯,人民享有各項自由人權。

國家認同:

藍營政黨,主張「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綠營政黨,認為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必須維護台灣的獨立主權。

入聯合國態度:

藍營政黨,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因此對於台灣入聯,極盡阻擾之能事;綠營政黨,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對中共態度:

藍營政黨,兩蔣時代發誓要「消滅共匪」,採「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三不政策,堅定反共;馬英九主政後,則放棄兩蔣的反共路線,聯共制台;綠營政黨,戒嚴時期主張以民主自由反共,但被國民黨扣上「共匪同路人」帽子。實則其基本主張,希望與中國建立對等和平關係,建立兄弟之邦。

政黨經費:

藍營政黨,國民黨擁有上千億黨產,其中侵占自國產者難計其數。其立委候選人每人可從黨產領得數百萬元競選經費;綠營政黨,未曾侵占國產為黨產,黨經濟拮据,候選人必須自備競選經費。

社會資源:

藍營政黨,戒嚴統治時期,擁有媒體、司法、軍公教…各領域的資源。解嚴後,各方領域較無法全面掌控,但在上述領域仍擁有較多人脈;綠營政黨,沒有藍營上述的優厚資源。

北京態度:

藍營政黨,馬英九主政之後,受到中國北京當局的支持。每逢選舉,都有北京政權或明或暗的支持;綠營政黨,受北京當局文攻武嚇。

經濟政策:

藍營政黨,兩蔣時代堅持兩岸不往來。李登輝時代採「戒急用忍」,有條件開放通商。馬英九主政後急促三通,全面開放台商西進。進一步透過ECFA、服貿、貨貿,企圖全面開放對方的人流、金流、物流入台;綠營政黨,有條件開放,但被罵「鎖國」。

有了以上的藍綠政黨的比較,可以清楚看到從歷史背景到現實狀況,藍綠政黨的區隔是極清楚的。

有了這樣清楚區隔的藍綠之分的政黨,要「不分藍綠」,要「超越藍綠」,可能會有經驗上(或運作上)的困難!

試問,如何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和「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台灣到底是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試問,如何在「主張對中全面開放」與「有條件開放」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到底是要全面開放還是有條件開放?

試問,如何在「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與「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到底是要用什麼名義加入聯合國?

再試問,如何在「侵佔國家近千億財產成為黨產」與「無侵佔國產,黨經費拮据」之間,去「超越」和「不分」?「超越」和「不分」的結果,到底侵佔國產成為黨產的不法事實,是否從此一筆勾銷?

要追問的,還很多,再再都會出現難解。除非,藍綠之分的定義不是本文前述的定義。或者,除非原本藍綠雙方的政黨在許多政策上作了修訂或妥協(或懸而不落實),才有可能「超越藍綠」和「不分藍綠」。

但是,大是大非的議題(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普世價值、台灣的主體地位、政黨不可侵佔國產的「黨國分明」的公平正義原則),則是不容妥協的!

< 資料來源:李筱峰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