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罪犯

 

自從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以來,克里姆林宮部隊的一名士兵前兩天首次因犯戰爭罪而被基輔法院判刑。

21 歲的瓦迪姆施承認殺害了一名手無寸鐵的 62 歲平民。 被告說:我後悔了。 我非常後悔。他的律師替他辯護:我的當事人並不想殺死他的受害者,他執行命令,這是一項刑事命令。 基輔的法官沒有對此留下深刻印象,並判處無期徒刑。

漢娜·鄂蘭曾將納粹阿道夫·艾希曼在 1960 年代以色列大屠殺審判中的樣子描述為“邪惡的平庸”。 瓦迪姆施的罪惡感無法與艾希曼相比。 從 1941 年起,艾希曼就負責規劃所謂的“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但艾希曼也以無法抗拒上級指示這樣相同簡單的理由,在法庭上辯護, 1961年他被判處死刑,1962年被絞死。

不管是1960年代在以色列大審,或是幾天前這個俄羅斯士兵在基輔以戰爭罪在法庭上受審,都想要展現人類理性法治戰勝人類野蠻的本性。

但不幸的是這些法律繁瑣的過程,不管如何嚴厲,都無法彌補侵略戰爭或是種族滅絕的恐怖。而且坐在法庭上被審判的戰爭罪犯,往往不是始作俑者,而是他們底下的炮灰。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即使像蔣介石這樣的流寇,因為佔領了台灣這個寶島,也可以安享晚年,還有中正廟及各個縣市的精華中正路受人尊崇膜拜,甚至不知道哪裡來的後代也都可以拿到好處。

西方世界都知道普丁才是真正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戰犯,但有辦法把他送上法庭嗎?現在很多人還抱持不要給烏克蘭重裝武器,經濟制裁不要那麼用力,要不然會擴大戰爭的規模,甚至引起核子大戰,讓其他人也遭殃。

殺一個人是罪犯,殺百萬人是什麼?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