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源頭,歧視與仇恨的殺傷力

 

同樣是在台灣的外省人,最麻煩的大概就是第二代,通常是55歲到70歲,黨國洗腦最徹底、最執迷外省優越感的世代。

例如,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出版的英文台北旅遊書,在介紹台北市的人口結構時,會特別提醒外國讀者説,如果你稱呼戰後來台的中國人為台灣人的話,他們會感到「不舒服(不爽)」。

根據2020年總統選舉民調的交义分析,韓國瑜唯一贏過蔡英文的年齡層,是當時的50到60歲,亦即現在52到60歲的年齡層。

這表示黨國洗腦教育之下,連本省籍的世代,都討討厭民進黨,支持國民黨,更何況外省第二代。

外省第一代,或第三代,反而未必如此,何以故?

國民黨撤退來台,跟著來台的中國知識份子,亦即外省第一代,有不少是追求自由民主而反共的。也有不少來台後,清楚知道台灣是比中國進步的。

根據統計,白色恐怖時期,遭受政治迫害的外省第一代,人數上雖然少於本省籍,但就人口比例來說,其實是遠高於本省籍的。

備受台灣黨外運動敬重的雷震、殷海光、傅正、柏楊等,至少沒被槍決喪失生命,已是政治受難者中,相對比較幸運的。

即使是在新聞不自由的年代,翻開1950、60甚至70年代的刊物,有時仍然可以看到外省第一代的知識份子,對蔣介石政權的不以為然。

在黨國透過統一教材與校園控制,尤其是省籍階級歧視的洗腦教育之下,外省第二代(即使絕大多數的母親是台灣人,例如朱天心、于美人、大小S者流)普遍有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就是這個來自校園成長環境,加上出版影視充斥歧視台灣人的生態,讓外省第二滋生無可復加的優越感。

也是這份變態的優越感,讓外省第二代,比第一代或出生民主化後的第三代,更無法「容忍」台灣人政黨的民進黨執政。

周文偉所釀成的悲劇,即在於此。

 

< 資料來源:陳增芝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