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封的國際效應

2022年的今天,病毒經過不斷的演化,以及疫苗、藥物的發展,讓大家體認到與之「共存」已成最佳因應方案。(資料照)

2022年的今天,病毒經過不斷的演化,以及疫苗、藥物的發展,讓大家體認到與之「共存」已成最佳因應方案。(資料照)

防疫工作是科學問題,但是疫情治理,涉及制度問題,甚至國際效應。自二○一九年開始延續至今的疫情大戰,完全不亞於人類的軍事戰爭,已經對國際秩序造成了巨大的改變;二○二二年的今天,病毒經過不斷的演化,以及疫苗、藥物的發展,讓大家體認到與之「共存」已成最佳因應方案之際,台灣加速解封的步驟與效率,不只是國內正常生活的恢復,還攸關幾個重要指標。

在亞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月初訪問英國時宣布,將比照歐美國家的標準,從六月開始大幅放寬防疫邊境管制,接待國際旅客到日本旅遊。日本的率先行動,在國際間被視為是激勵性的範例,既顯示日本積極融入國際社會、尤其是民主陣營的立場表態與控疫努力,也再次彰顯了日本做為民主大國的責任與能力。

相較於日本,從武漢肺炎原型、走到Alpha、Delta,以及Omicron變異株,幾波的考驗下來,論一路的確診率、死亡率等數據發展,台灣的表現似乎都更為優異;因此在抗疫的最後階段,我們要如何面對國際社會把這則「台灣故事」說好?恐怕必須要從國際的觀點回過來看,才能更加切中要害。

台灣獨特的防疫地位,事實上與我們國家的特殊處境,是相結合在一起的。說白了,台灣如果能順利走出與病毒共存的路徑,並且儘早有序的開放邊境,不但是加入民主陣營的表徵,更有制度比較的意義。也就是相對於中國等專制國家的作為,台灣能夠直接證明:民主制度具備有效戰勝病毒、終究能夠迅速解決危機的制度優勢。

民主台灣的價值,不只表現在疫病管理,也在疫苗的有效性上。這二者環環相扣。前不久,復旦大學自己的研究認為,中國如果不持續實施清零政策,有可能造成逾一五○萬人死亡,其中很關鍵的原因是中國的國產疫苗國藥與科興,對於Omicron的防護力十分低落所致。反之在台灣,我們的國產疫苗高端,雖然被裡應外合的認知作戰打得滿頭包,但是由WHO主導執行的COVID-19疫苗STV全球團結三期臨床試驗,已經進入數據分析階段;換言之,這份一萬八千人的受試結果即將由WHO正式對外宣布,國際認證已可預期。疫苗研發是國力的一部分,這是台灣理當無畏前行的基礎。

對岸的中國,可說是第一個進入(造成)武肺危機的國家,如今卻可能是最後一個走出來,甚至在「動態清零」下不敢出來的國家,國際形象正受到嚴峻的雙重打擊,因此這是一個國際秩序重整的百年契機,台灣一定要記取他們的教訓。基此,對於國際人士來台的管制,在至少打過三劑疫苗,加上PCR證明,入境還要被關八天的禁令,既是國際評比項目,也影響海外觀感,台灣必須從大局觀,慎重取捨,把握住歷史的機遇。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