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詐、可笑的蔣萬安

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自四月七日「言論自由日」起展出有關蔣介石的獨裁事蹟,朝去神格化邁向一步。

對此,先前公開表態「身為蔣家後人很光榮」的國民黨立委蔣萬安,拋出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建設紀念館」的論述。

備戰年底台北市長選舉,身世頻成話題的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繼公開表態「身為蔣家後人很光榮」後,今天拋出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建設紀念館」。(記者田裕華攝)

備戰年底台北市長選舉,身世頻成話題的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繼公開表態「身為蔣家後人很光榮」後,今天拋出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建設紀念館」。(記者田裕華攝)

 

 

故且不論這是否是為了他備戰今年台北市長選舉的選戰考量,站在轉型正義與台灣主體性的觀點來看,這樣的說法顯得奇葩可笑!說穿了,仍是在對老蔣造神的換湯不換藥,只論蔣介石對台「建設」的「貢獻」,來造神、美化蔣氏對台獨裁統治,偷渡藍營對老蔣「有功無過」的扭曲乃至謊言史觀。

更可議的是,在「蔣萬安們」的眼中,這樣的把老蔣統治與台灣建設的更名連結,背後潛藏的思維,仍難脫大中國主義的沙文心態,彷彿台灣的建設只有「戰後至今七十多年」,完全忽略台灣進入歷史時代後自荷西入台到日本治台的三百多年建設歷史;彷彿台灣能變成今日的自由民主、經濟繁榮,都是蔣政權的功勞。筆者不禁要反問:難道蔣萬安認定的「台灣建設史」是自一九四五年才起算嗎?國民黨自誇的「十大建設」,許多成果不正是奠基於日治時期打下的的基礎建設嗎?

而其實蔣政權的不少在台建設帶來的「經濟成效」,只是餵飽國民黨黨營事業(不當黨產)的口袋而已;退萬步言,物質建設若遭毀壞可以重建,但人被殺死卻不能復生,就算有再多的「建設」,也無法挽回那些遭蔣政權在二二八大屠殺、白色恐怖炮製的冤錯假案死於非命的冤魂。甫逝世的民主前輩彭明敏,其回憶錄《自由的滋味》即揭露兩蔣時期對這塊土地的高壓暴政。

總而言之,要評論沾滿台灣人民鮮血的蔣介石對台是「過大於功」,還顯得太委婉了!蔣萬安的中正廟更名論,依然是在台灣人民,尤其是政治受難者的傷口上撒鹽!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碩士生,台中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