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看來很可行,戰略上是說不通的

有人問啦...所以來談一下,中國跟所羅門群島建交後,現在又簽訂軍事相關的協定,到底怎麼回事?

恩,我有逛一下網路,看來扣除軍事戰史有點研究的,絕大多數發覺問題嚴重性的,都是艦娘提督(沒有誤),其中有經歷過鐵底海峽活動的提督幾乎完全了解多嚴重(沒有大誤)。

4/1號開玩笑?沒有喔

澳洲是世界上很大的糧食跟礦產出口國,其中往美洲的最重要航線,就是穿過所羅門群島。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台灣人或許記得珍珠港、中途島,但對日本來說真正確定戰爭輸定的,是珊瑚島海戰跟止步於新幾內亞。

原因很簡單,日本高層不是白癡,他們知道日本跟美國的國力相差不只倍計,要贏美國只有一個可能,快速佔領西太平洋,獲得各項軍事必要資源,同時間「截斷美澳聯繫」。各位可以去算一下,美澳的總資源量在二戰加起來多日本幾倍。

簡單說,切斷這條航線,日本要以戰逼和美國的可能性,就從絕望變成微小的希望。史實沒有,所以日本高層基本上知道輸了,差別是輸多輸少,怎樣的方式結束戰爭。

好了,回到現在,中國這步棋看似取得重大勝利,但實際上是昏棋,昏庸的程度不下於南海狂造人工島。

軍事上有一種橡皮筋的概念,意指軍隊的行動與補給線的長短,好比彈性。距離越遠,往回拉的彈性越強,橡皮筋就越難變成其他形狀,沒有往外拉伸的情況下,就可以保有任何方向行動的自由。

"距離越遠"

簡單說,現在是和平時期,中國當然想簽什麼約就什麼約,簽約後駐紮一支艦隊在此也不是不行。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所羅門的港口容量與補給,真的發生戰爭時可以支撐嗎?有港口沒機場也沒用。因為,如果真的發生台海衝突,發生某種事態讓美國要動手,此時想都不用想,駐紮所羅門,理論上要切斷美澳聯繫的艦隊,第一時間就會被美澳圍爐。

沒有辦法支撐到本國軍隊來援,孤軍在外就只有等著被殲滅的份。這跟南海人工島一樣,平時看來很威,開戰後就算放著不管,只要沒援軍,光等就等到餓死。更不要提遇人工島本質是支援用,要獨立防守周邊南海正式的攻擊是撐不了多久的,只要本國援軍來不及,遲早完蛋。

換言之,戰術上看來很可行,戰略上是說不通的,這完全建築在和平的前提上。而且,針對意義太大,擺明刺激其他國家擴軍,中國對自己的自信有這麼大,大到超過大日本帝國,覺得自己玩得起這麼大的格局?

嘛,總之我們看戲就好,所羅門邦交會掉,其實就該知道中國在想什麼。

< 資料來源:王立第二戰研所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立

王立
王立第二戰研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