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工商團體 黨國基因未除

(資料照)

記者高嘉和/特稿

在國民黨威權統治年代,工商團體是黨組織的延伸,工業總會、商業總會及工商協進會被尊為「三大」,理事長都是國民黨當然中常委,代表其在工商界有一言九鼎的實力;但也因難甩黨國基因,「三大」逐漸被弱化為「八大」,當對政策建言的代表性漸失,還在乎工商團體「龍頭」表徵的工總,近兩任都是「推舉」重量級集團負責人,例如先前的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及現任的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但王個性嚴謹、甚至龜毛,他是台塑「實權」總裁,怎願只當工總「虛權」龍頭。

政策建言代表性漸失

一如在中國經營企業得被迫成立共黨組織或黨支部,台灣早年國民黨獨大時代,「社工會」深入各主要工商團體,表面是協調、實則是指導,「三大」改選都得透過協調後由黨主席欽定;且主要工商團體的總幹事或秘書長人選都是來自黨組或調查局系統轉任,才會有「六年理事長、萬年總幹事」的沉痾。

雖然政黨輪替後,黨組漸退出工商團體,但黨國基因的思維邏輯卻是短期難改。一如國民黨日前改選中常委,就算是採限制連記法,依然「賄聲賄影」、爆出一堆換票聯盟;工總及商總是限制門檻更低的無記名連記法,少了社工會「指導」限制,就像是沒有強勢黨主席的國民黨,換票綁樁更加猖狂。

工總從一九四九年「遷台復會」後,從最早僅三十一個會員團體,如今已擴大到一五八個會員團體,雖說秘書長該由理事長聘任,但不管是大同創辦人林挺生、統一集團前總裁高清愿等歷任理事長,的確是將會務交給「秘書長制」、而非「理事長制」。

工總巨頭內戰 史上首見

只是台塑集團從五年前開始就已經落實經營權及管理權分離,集團組織架構劃分為「行政中心」與「管理中心」,大股東家族都退居至第二線擔任管理中心常委,台塑集團五大事業董事長則是「行政中心」常委,而唯一的例外是王文淵,他橫跨兩個中心,繼續擔任集團管理中心主委暨行政中心總裁;所以,工總會出現成立快八十年來首度理事長、秘書長的「內戰」,也算是有跡可循。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