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略的檀香山會議

 

1944年7月檀香山會議上,由於麥帥軍事素養深厚,所舉理由堅強有力,他本人更是口才便捷不是尼米茲能比,最後說服羅斯福總統捨台灣而取菲律賓。羅斯福(左2)、尼米茲(右1)和麥克阿瑟(左1)。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1944年7月檀香山會議上,由於麥帥軍事素養深厚,所舉理由堅強有力,他本人更是口才便捷不是尼米茲能比,最後說服羅斯福總統捨台灣而取菲律賓。羅斯福(左2)、尼米茲(右1)和麥克阿瑟(左1)。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廣大國人印象裡,對台灣地位產生深遠影響重要會議,不外1943年的開羅會議和1951年的舊金山和會。前者依據黨版「正史」,是正式裁定戰後台灣歸屬中國,後者則是日本在和約聲明放棄台灣主權,因而出現台灣地位未定論,兩者都成為今天台灣法理地位爭執的焦點。

但多數國人未注意到,就現實觀點而言,極可能決定今天台灣地位者,或反而是1944年7月的「檀香山會議」。當時美國若決定越過菲律賓攻取台灣,今天的中華民國台灣或許擁有一不同國號。這一推想,是我從本(11)月23日《自由時報》社論所舉一段不正確資訊,再度聯想到其可能性。

該篇名為〈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史觀〉社論,提及「美軍原已擬訂計畫,預定1944年2月15日進攻台灣」,是極不可能的事實。因為在所指該段時間,美方尼米茲海軍上將轄下的陸戰隊,仍在中太平洋馬紹爾群島、所羅門群島一帶和日軍纏鬥,麥帥麾下陸軍也仍在新幾內亞島上向西推進,兩者都距菲律賓仍遠,更遑論台灣。

在當時這一戰局下,美軍有何可能決定2月15日進攻台灣?而更重要的是,攻取台灣與否,必須取決於最高統帥,但羅斯福總統當時並未下達這一指令,軍方又怎敢逕自決定,甚至連日期都能訂下?

所以,社論該一報導,顯然是依據不可靠資料。而認真評估是否攻取台灣,是決定於1944年7月羅斯福召集的「檀香山會議」。

此時的太平洋戰局,是尼米茲號的陸戰隊已攻克塞班,次一目標指向關島,麥帥也已大致征服新幾內亞,日方的第一島嶼防線已被突破。美軍接下去應取台灣或菲律賓,已到必須做一決定時刻,但對此海軍和陸軍各有不同意見,所以羅斯福乃親赴壇島,準備在聽取兩方分析簡報後做一裁決。尼米茲和麥帥則是奉令出席,代表海軍和陸軍提出報告。此即該檀香山會議背景。


左起:麥克阿瑟將軍、羅斯福總統、海軍上將尼米茲。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而由於麥帥軍事素養深厚,所舉理由堅強有力,他本人更是口才便捷不是尼米茲能比,最後說服總統捨台灣而取菲律賓。

但羅斯福這一決定,對台灣和菲律賓人民,又是禍是福?

很夠諷刺意味的是,麥帥在會議中極力主張必須先光復菲律賓,不能越過菲島攻打台灣,一大理由即是美國對菲律賓人民負有道德義務,若是先棄之不顧則不啻是背棄自家兄弟。然而檀島會議決定的結果,是美軍登陸後從雷伊泰灣一路打到呂宋島,菲島平民的生命財產損失也頗沉重,最後首都馬尼拉且慘遭海軍屠城,反之台灣人民卻因而逃過一劫。

所以若純就此而觀,檀島決策應是台灣人民之幸。然而若從長遠而觀,則恐是適得其反,是台灣的不幸。

假定當時決定是暫捨菲律賓先取台灣,最後1945年8月終戰來臨時,美軍當已牢牢掌控台灣,無須再委請重慶派員受降接管,其後也不甚可能讓出台灣,交由形象已極惡劣國民黨政府接收統治。

假定局面真能發展到此,則台灣的命運,即有可能是依循民主國家慣例,由人民自行決定其前途。而如此一來,則一個所謂新而獨立國家,即有可能在1940年代末期誕生,今天的台灣也無須生活在武統併吞威脅之下。

所以,無論開羅會議的「宣言」,或舊金山和會的和約,都不過一紙文書而已,真正決定台灣命運者,應該是美國的檀香山會議。史家至少應將之與前述二會一併重視,本文即謹作此建議。

《自由時報》社論,另有一段提及「最早在1938年2月,松山機場受到來自以蘇聯為主的軍機轟炸」,語意不甚明確。讀者看來,或以為當時蘇聯也已參戰,此時正出動空軍武力助陣。

然而1938年蘇聯猶是中立國,並未參加中日戰爭。社論所提蘇聯軍機轟炸新竹機場確有其事,但執行任務者,是史大林派來秘密助戰的「蘇聯志願航空隊」,並由航空隊指揮官雷恰戈夫(Pavel Vasilievich Rychagov)親自率隊指揮。蘇聯正式對日作戰,是在1945年8月,美國已在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已奄奄一息之時,史大林才切割稻尾宣戰而躋身取得戰勝國地位。

最後附帶一提的是,那位雷恰戈夫結束在華任務返國後,因酒後失言開罪史大林,而於1941年11月被逮捕槍決。

當年蘇聯派來中國為禍黨政軍特幹部,返國後幾無一有好下場。此或係老天有時確實有眼?


「蘇聯志願航空隊」指揮官雷恰戈夫(Pavel Vasilievich Rychagov)。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