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讓民主國家討厭?


當國民黨內還在為中國是否為台灣「主要威脅」爭議不休之際,主要民主國家都已經有了定論,把中國近年的霸權崛起,視為對世界和平與民主的主要挑戰。而拜登日前發布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指南》,也明確點出中國是美國面臨的一項主要挑戰,並且讚揚台灣是「領先的民主政體和關鍵經濟與安全夥伴」,表達力挺台灣的立場。與此同時,「蓋洛普」最近的民調指出,美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降到史上新低,多數歐洲民主國家對中國的負評也提升到十多年來新高,顯見「中國威脅」已是世人的普遍認知。

世人對中國討厭度急劇增加,主要是中國隱瞞疫情造成全球大流行,至今疫情並未舒緩。但中國採取封城鎖國措施有效抑止疫情,非僅沒有內疚自省,反而大肆進行大外宣,渲染所謂防疫成就,並操弄援助防疫物資與疫苗的疫情外交,企圖轉移有關病毒起源的調查。將加害人變成被害人,甚至「抗疫英雄」的操作手法,實已背逆文明社會的基本價值與人性,徒然引起更多反感。其中,傳染病之命名,大抵採取地域、國家名稱,非洲豬瘟、伊波拉病毒、日本腦炎、德國麻疹與以中東為名MERS,甚至COVID-19的英國、南非變種病毒,都流傳於世,獲得世人普遍採用;卻看到中國顯然心虛,深怕被冠上「武漢肺炎」之名,會令人聯想到中國的防疫缺漏,以及資訊自由的不透明,影響中共「偉大、光明、正確」的形象,因此惱羞成怒,對要求調查病毒起源的澳洲進行貿易制裁,更指責民進黨政府的「武漢肺炎」用詞,是對中國的敵意太深。

其次,中國形象掉入谷底,肇因於在亞太海域耀武揚威,動輒以武統論威嚇台灣,更在全球推動戰狼外交。中國近年武力擴張的意圖昭然若揭,儘管在武漢肺炎肆虐下,去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僅有二.三%,但今年中國國防預算仍成長六.八%,是台灣的十六倍。軍費暴增之外,中國大揮鐵拳,除了將南海軍事化,頻頻軍演,並且軍機艦一再擾台,讓南海、台海成為全球地緣政治最大風險所在。此一區域一旦引爆軍事衝突,將衝擊全球最重要的貿易航線,造成全球動盪與產業供應鏈的中斷。因此,其風險是全球性的,並非僅限於台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故而對抗中國霸權已成美兩大黨共識。拜登上台後抗中路線不變,只是策略上有所改變;也就是川普比較像「單幹戶」,而拜登傾向與盟友合作「打群架」。最近不僅美國機艦在亞太「自由航行」,不時穿越台灣海峽,英、法、德、印、加、澳等軍艦也都到了亞太地區,擺開打群架的架式、形成防堵中國的隱性聯盟。而美歐日前終止雙方的貿易戰,聲明將矛頭指向非市場經濟體的中國,更是美歐聯合抗中的一個重要訊號。

尤要者,中國成為全球最大挑戰,來自於其數位獨裁體制對民主、自由的威脅。美中貿易戰爆發之初,似乎侷限在經貿利益的範疇,其實涉及本質上更深層的矛盾,即民主自由與專制獨裁的體制與價值觀的對立、衝突。有人或許會認為川普發動貿易戰,只是為了壓抑中國的崛起,是歷史上列強欺凌中國的翻版。實際上,中國的崛起主要靠不公平競爭,比如偷竊先進國家的技術與智慧財產,並在國內實施補貼、壟斷的保護主義,對外卻以自由競爭要求對手。及至國力強大之後,仍不願意接受國際規範,成為負責任的成員;反而意圖建構紅色帝國,將其數位極權體制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向全球輸出,終於引發與民主國家的衝突。

中國愈強大,就愈引起世人的反感、厭惡,原因不在於所謂全球「仇中反華」勢力的操弄,而是中共政權並非民選政府,缺乏治理中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因此編造出一套民族主義的神話,例如仇恨西方,標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對國內民眾洗腦鎮壓,對外霸凌對手,貶低西方的普世價值,企圖打造出一個號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便是習近平登基紅朝皇帝的起手式。面對紅色中國的威脅,西方世界終於覺醒,紛紛挺身而出加入反中的行列,以捍衛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