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徒令後人哀之」

 

太平島南去台灣約1600公里,周圍有中國所據多處島嶼環伺。如果中台兩國開戰,該島極可能數小時即陷落。務實國防思維應是以保衛台灣本土為最高目標,而對於遠懸海域,對國家安危存亡並無影響,一旦有事也無法固守南海島嶼,則僅佈署象徵性少量駐軍,必要時即主動撤退棄守。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太平島南去台灣約1600公里,周圍有中國所據多處島嶼環伺。如果中台兩國開戰,該島極可能數小時即陷落。務實國防思維應是以保衛台灣本土為最高目標,而對於遠懸海域,對國家安危存亡並無影響,一旦有事也無法固守南海島嶼,則僅佈署象徵性少量駐軍,必要時即主動撤退棄守。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我前此投書《民報》網站曾一再指出台灣面臨併吞滅國險惡處境,務實國防思維應是以保衛台灣本土為最高目標,而對於遠懸海域,對國家安危存亡並無影響,一旦有事也無法固守南海島嶼,則僅佈署象徵性少量駐軍,必要時即主動撤退棄守,不能拘泥於僵化思考,定要守不可守不必守之地,將國家子弟送死路。

上述這一觀點,多數國人感情上恐難接受,軍方將領恐也無人報提這一建議,但冷酷現實終須冷靜面對。時下由台灣佔據的南海太平島,其處境應是最能顯現這一冷酷現實。

國人所稱太平島南去台灣約1600公里,周圍有中國所據多處島嶼環伺。如果中台兩國翻臉開戰,該島極可能數小時即陷落,縱使能苦守1-2日,台灣也無實力千里馳援解圍,島上守軍自也是非戰死即被俘。這也是無須軍事專家分析即能獲知的必然結局。

但既然明知結局必然如此,則與其送給對方一場不必要的軍事以及宣傳勝利,何不及早知機撤守留下空島給對方,避免損失也避免失面子,更不致對國內人心造成重大衝擊?

上文所引太平島這一範例,應足可闡明國防決策不可被「捍衛主權,寸土不讓」之類煽情口號鎖死,而硬要死守不可守、不必守之地,而削弱保衛本島所需戰力。

處處設防 備多力分 兵法大忌

當年在中國本土國共戰爭末期,政府軍即因囿於國際觀瞻社會人心乃至領袖威望等非軍事因素考量,因「寸土不讓」制式思惟而陷於處處設防備多力分兵法大忌,卒被共軍所乘而輸掉全局。今天軍方高級將領不知尚有人能憶及這一慘痛教訓否?

時間推回到1948年初,斯時國軍在東北態勢已極惡化,孤懸最北方的長春更已是不可守也不可救絕地,然而老蔣總統仍似非軍事考量下令堅守,最後決定放棄則為時已晚,白白斷送掉兩軍部隊,成為寸土不讓僵化思維祭品。

另一鮮明案例,是同年9月間山東省會濟南之困守失陷,徒然犧牲於寸土不讓理念。

當時山東全境幾已均在共軍控制下,濟南已形同孤島。此時的明智決策,或許應該是共軍合圍前早早全軍南下,靠向徐州一帶各主力兵團,準備共同迎接即將到來徐蚌會戰,亦即共方所稱淮海戰役,縱使不能順利達成會師目標,也好過後來之困守死城全軍覆沒。

濟南是在9月下旬,共軍團困下未經重大戰鬥即失陷,也具見死腦筋死守不可守之地,恐正是取死之道。

若再將時光後推,回到1940年代太平洋戰場。當時日本軍方所做寸土不讓一心打硬仗錯誤決定,應是更夠今天決策當局警惕。因為當時日本以一島國面臨強大海空武力進襲,處境和今日台灣略有相似之處。所以國人而尤其是當道,真應努力汲取教訓而避免重蹈覆轍。

當年美日戰爭進行到1942年中期,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慘敗,陸軍也在瓜達卡納爾島遭逢頑強狙擊,參謀本部即應警覺戰局已呈逆轉,而採取明快措施縮小防線,將南太平洋諸島一律放棄以保存實力,最後甚至即連菲律賓和爪哇也一併放棄,而從自台灣而琉球而小笠原群島建立一道拱衛本土三軍堅強防線。

日軍寸土不讓吞敗仗

日本軍方若果能如此,想必能更有效延長抵抗時間,甚至最終能逼使美方改變心意,而避免掉戰敗投降也未可知。

但當時日本的決定仍是寸土不讓打硬仗。結果是徒然在塞班、帛琉等島玉碎,喪失大量精銳部隊而無補大局,「徒令後人哀之」。

很令人感慨的是,今天台灣雖有不少所謂意見領袖主導各種議題,但國防思維顯然仍屬冷門,少有人有興致去認真討論,彷彿無論軍方提出什麼論據,國人也即照單全收。

殊不知上述這一現象並不很健康,為何經濟、教育、司法、社會福利等諸多議題都有人大談特談,提出正確或不正確建言,而有關國防者反而少有人提出意見?

如果國人都甘於自認是「死老百姓」,不敢對國防政策多置一詞,而任由軍方乃至決策當局跟著感覺走,則最終有無可能出現「徒令後人哀之」局面?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