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直接代理市長的好處

 

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第一次的直轄市長罷免案,昨晚揭曉。今年初曾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韓國瑜,受到超過九十三萬高雄市民投票罷免,將在七日內的公告日去職,正式告別不到兩年任期的市長生涯。

罷免之後的高雄政局變化與市政治理,今後將會如何演進?牽涉到民進黨的內部競爭、國民黨的後續因應,乃至其他行動者的可能方案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過從政治現實而言,中央執政的民進黨政府顯然取得較大的主導優勢,即使面對韓國瑜可以在公告日起十五天內提起罷免無效之訴,或者是三十天內提出罷免案通過無效之訴的訴訟反擊,仍可透過代理市長的派任,來掌握操之在我的主動權。

思考這個問題,必須從高雄市民望治心切、無一日再可延宕,以及疫後亟待重整經濟的角度來著眼,才具有排開一切政治算計的正當性。畢竟從二○一八年十二月底韓市長上任開始,高雄市政就受到「韓國瑜準備選總統」這曲主旋律的傾軋,幾乎沒有多少的日子被主政首長視為唯一戮力以赴的頭條要務,這對二七七萬全體市民應得的基本權益是不公平、有傷的。換言之,罷免投票的結束,理當就是官心浮動的結束,應該想方設法,縮短可能的時程,盡早讓市政重上軌道。

在正常情況下,罷免案通過後,應該在公告日起三個月內辦理市長補選,這是相對單純的局面,問題是,「萬一」不正常的情況發生了呢?須知,代理市長是在韓國瑜被解除職務時即須產生,這個時間點,即七日內,早於十五日內與三十日內。一旦韓陣營或國民黨決定啟動訴訟程序,在訴訟終結前,將不辦理市長補選;倘若訴訟曠日耗時,拖過了今年十二月廿五日,使韓國瑜所餘任期不足二年,即再也不必辦理補選,則可能由代理市長一直代理到二○二二年十二月任期結束為止。

把這些一切可能的政治應對擺在桌上,就會發現代理市長的人選將非常關鍵,有必要全局關照、超前部署。基於高雄市民與市政的迫切性,這個代理者應該是「實質代理」,而非「形式代理」,也就是代理之日起,就是施政之日始,使市政得綱舉目張,不因市長離去而中斷。要達成這個目標,熟稔高雄政經建設擘劃,是為代理市長的首要條件,暫時的過渡功能反而成為毒藥。

由此,回頭看民進黨有志角逐者的陣容,當時自黨內初選出線,與韓國瑜交手敗陣的陳其邁,成為不做二想的對象,如果派系意見可以整合,由他直接代理市長,短則一個月後可知是否可以順利辦理補選,長則一路代理到二○二二,都可即知即行,不至於發生施政進入「看守」的狀態。

特別是,疫情過後,巨變的美中關係,給台灣帶來機會與挑戰,高雄人決定放棄「人進來、貨出去」的想像,又將以什麼發展策略振興經營困境?現在到了重新開機的時刻;政治維穩的好處,於是水到渠成,成為最小代價的選項。

民眾與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自拍。(記者洪定宏攝)

民眾與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自拍。(記者洪定宏攝)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