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回不去了? 藍營話術要小心

 

近月來台灣出現了新病症,暫無病名,應該可以叫它「抗中保台恐懼症」。這些「抗中保台恐懼症」的患者,看到聽到坊間抗中的言論,就全身不自在,好像兩岸將兵戎相見。但奇怪的是,看到聽到中共戰機戰艦繞台威嚇時,又是心情大開,還說這不是挑釁,是日常巡邏,替中國說話。

這些「抗中保台恐懼症」,視台灣的防疫以針對中國為多,武漢肺炎開始蔓延,蘇內閣禁止口罩出口就被指為對中國之歧視。台灣防疫措施成功之宣言也是在挑釁中國,武漢包機一波三折,也被認為對中國的刁難、對中國不夠善意,中國隱瞞疫情亦不該講。針對川普總統簽署「台灣法案」的友台政策,這些「抗中保台恐懼症」患者也認為是政府的「聯美制中」政策,大加討伐。WHO秘書長譚德塞污衊台灣種族歧視,我方反駁,對此他們也認為「直球對決不智」,要求政府小心引火焚身。他們的言論思維也凸顯在親中學媒的時論與社論之上。如「兩岸回不去了!」「疫情明天過後,兩岸沒有明天?」因這對他們是一種恐懼。

但問題是兩岸關係要回到哪裡呢?回到蔣氏統治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或者回到李前總統的「戒急用忍」,或回歸馬英九的以「ECFA」為軸心的「融中終統」政策?

我們可以猜測,他們的心意指的是後者。他們之所以心繫馬英九的ECFA,是因為這是要把台灣帶到「統一」成為中國一省,實現他們的「大一統中國夢」。只是馬英九八年的「融中政策」證明對台灣經濟傷害最大。在三不政策下,沒有中國的吸納,台灣自主,年成長率動輒達到八%、九%。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三不政策鬆綁,開放了對中國探親,台資開始進入中國,一九九六年李前總統為避免對中過多的投資,阻礙台灣經濟發展,拋出「戒急用忍」的對中投資原則,使台灣的經濟成長仍保平均六.九二%的高度成長。二○○○年扁政府聽從西進論者之亡國政策,對中國積極開放,但我國的經濟成長率不因對中國投資增加、積極利用中國資源,反而下降到平均四.八六%,把政權轉移到馬英九手上。馬總統就是「不信邪」,不但未對中國投資採取限制,反而認為開放不徹底,採「全面三通全面開放」,與中國簽了二十三項「融中」協議,台灣經濟由此一落千丈,馬英九二○一五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率是負的○.七九%,在東亞墊底,把台灣帶入「悶經濟」的慘景。

試問:兩岸關係回不去了嗎?要回到哪裡?難道還要回到台灣經濟負成長的年代?

(作者為現任國策顧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黃天麟

黃天麟
1929年出生於澎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 曾任第一銀行董事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策顧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