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的二二八

一九九一年馬若孟、賴澤涵等人所撰《悲劇性的開端:一九四七年的台灣二二八暴動》一書,認為只有城市和較大的鄉鎮居民參與事件,估計全台百分之八十的鄉村人口並無參加;對此筆者曾經撰文批評,不論從檔案或口述史,不難發現全台各地幾都捲入二二八,只是程度和性質的不同。要之《悲劇》一書可能受到「中國歷史上時常發生的都市群眾暴動」的假設所框限,致以偏概全。

二月十六日國史館發表新書《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廿五)、(廿六)、(廿七)》三冊,係來自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所藏「高雄縣政府檔案」,由於是二00九年才被徵集為國家檔案,知者不多。當時的高雄縣包括岡山、旗山、屏東、潮州四區以及直隸於縣的鳳山鎮、小港鄉、林園鄉、大寮鄉、大樹鄉、仁武鄉、鳥松鄉,事變發生後三月十八日行政長官公署即電請高雄縣政府,迅將事變傷亡人數及公私損失確數先行電覆,同一天縣府也電請各區署、各直轄鄉鎮公所調查具報,其中特別關心散居各地的「屏東高雄兩市公務人員」有無傷亡及財物損失。

林園、里港、鹽埔、鳥松等各鄉長及岡山區長皆電覆人員財物並無被害,但從「高雄縣政府岡山區署綏靖工作報告書」可知,高雄要塞司令部第二總台長彭啟超於三月十日下午進駐岡山開始「肅奸除暴」,迄三月廿四日止告一段落,再由第一大台蔡文德大台長接手,綏靖清鄉過程除了部隊還需警察及區署鄉鎮行政支援,計檢舉人犯四十五名,其中三名「首謀暴徒」余仁德、蕭朝金、劉登居被槍決,十九名被捕者一名保釋其餘轉送高雄地院訊辦,未逮捕者限四月廿八日前「准予自新」。

一直以來原住民與二二八的關連很受注意但資料不多。當時的高雄縣包括很多的山地鄉,檔案顯示當局準備充分,黃達平縣長批示宣慰與綏靖應雙管齊下,即撥經費帶實物、組織山地宣慰團,四月一日在縣府大禮堂的座談會包括各鄉長副鄉長區長等都來與警察局長、民政局長溝通,對於搜繳槍械問題(若在平地鄉鎮毫無通融)鑒於山地同胞生活所需,擔任主席的張承俊主秘做了比較開明的結論;而瑪雅鄉長林貴春甚至在四月初率領所屬翻山越嶺去吳鳳鄉,說服高一生放棄抵抗,這真是過去吾人所不知的「應變秘密工作」。

關於二二八的城鄉差異,山地與平地差異,乃至清鄉之嚴厲是否只得到台人表面的服從,種下更深遠的反抗因子,這次公布的檔案資料已提供了進一步的訊息。

(作者為國史館館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