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意識形態的人

 

網路時代的來臨,使民主社會資訊傳播多元、流通快速,但社交媒體傳播卻進入有自由、無專業的時代,影響眾多年輕世代的思考與行為。

在黨國統治時代,評人論事,要看黨國臉色;在網路時代,只要不觸犯誹謗、妨害名譽,對人對事批判,已經百無禁忌。新的傳播時代造就一批速食新星:網紅。

威權統治下,媒體不能碰敏感的政治問題,只有靠「社會新聞」羶色腥,譁眾取寵;心向自由民主者都想改革,打破禁忌,但現在自命白色、「討厭意識形態」的政客,卻把它美化為「亞洲價值」,反對用意識形態檢驗別人。

據說他的高論受年輕世代的歡迎,也成網紅的最愛,真是半吊子高智商的禍害。一個人的意識形態是自己的中心思想與原則,自己應感到自豪,不必怕別人檢驗。

在經濟、社會政策、憲法解釋各方面,美國保守派與自由派各有不同的主張,共和黨是保守派,民主黨屬自由派,川普內定的大法官卡瓦納有保守派標籤,他的言論也正受民主黨的檢驗。

柯素人既信仰法西斯意識形態,擁抱毛澤東、李光耀、蔣經國,當然應受質疑與挑戰;他接受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一家親」,屬國家認同問題,比他對政治、社會政策的想法,更應受選民的檢驗。

年輕世代被誤導,以為有意識形態是頑固可恥,但沒有中心思想與信仰,在政治上便容易陷入對人物的主觀好惡,流於選美,而非政策的認同。

網路世代如果不知誠實,善用自由表述理念,只是隨興被人利用,以造謠和傳佈假新聞愚弄社會為能事,那國家發展堪憂。人民不講誠信的國家,無可避免地會陷入混亂與脫序。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景弘

王景弘
王景弘曾任《聯合報》記者、選述委員、駐美特約撰述、紐約《世界日報》編譯、《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以及《台灣日報》主筆。著作有《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目前每週在《自由時報》撰寫〈鏗鏘集〉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