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認識問題

《焦點評論》

 

記者鄒景雯/特稿

蔡總統在昨天的年終記者會上指出,明年她給行政團隊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全力以赴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政府將提出五個方法「終結」青年低薪。國家元首試圖對話,用心良善,然而,要解決問題,先要認識問題,而後才可能提出有效方案。如果認識不清,後果可以預見。

  • 總統蔡英文昨與媒體年終茶敘,強調政府將提出產業升級轉型等五個方法,以終結年輕人低薪問題。(記者劉信德攝)

    總統蔡英文昨與媒體年終茶敘,強調政府將提出產業升級轉型等五個方法,以終結年輕人低薪問題。(記者劉信德攝)

低薪,不僅是全球化的結果,對於台灣來說,還有距離中國太近的雙重影響。由於資金與勞工的移動,擴大了貧富差距,所謂「勝利組」與「失敗組」的分野愈來愈明顯,都不僅是台灣一己的現象,只是台灣病情實在不輕。

如果對照台灣過去廿年經濟發展的情況,現在大家琅琅上口的薪資倒退十六年,剛好反映了自二○○○年以來,國內產業大量外移到中國去尋求人工、土地等低成本,所帶來的衝擊;在此等磁吸效應之下,回顧民進黨陳水扁與國民黨馬英九各八年的執政,儘管有識者不斷以「要素價格均等化」問題,警告政府必須採取因應措施,但先是「積極開放」,後是ECFA的經貿統合,仍然在缺乏配套的情況下,透過政策全速西進。坦白說,致令低薪局面雪上加霜的責任,檯面上的主要政治人物恐怕都有一份。

今天,中國已經崛起,在大小量體懸殊的壓力下,回過頭而來的新挑戰,換成是更容易操作的高薪挖角、人才流出、技術外移,這些又構成降低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惡性循環,國內的低薪問題更是積重難返。看到了這種顯而易見的危機,偏偏兩黨政府都在反其道而行,迴避責任,甚至火上加油。

其一是教育的學用落差問題,沒有人願意面對檢討,最近過度膨脹的高教可能面臨骨牌倒閉,僅僅是表象而已;青年失業,或就業低薪,但產業卻缺工,這種並存的矛盾,說明我們的教育資源配置,出了很大的問題,沉痛地講,若干比例失衡的院校科系設置,根本就是「失敗組」製造機,絕對可受公評。

其二是面對外部激烈競爭,全面檢討,鬆綁法令,讓產業可放手一搏都來不及了,幾任政府要不就立法怠惰,要不就以違反自由市場的假公平,意圖再加箝制,頭痛醫腳的結果,頭沒醫好,腳一起痛,「做六休一」的僵固化,即是顯例。

其三是對於可以減輕受雇者負擔的政策工具,不知大膽善用,以應付階段性任務,例如稅制,即使是現在仍躺在立法院的新版稅制改革內容,要與國際競爭,都還有差距,且不論過去這麼長時間對中產受薪階級加諸的負擔,未來又如何成為吸引人才流入等移民政策的利基?

實作的語言,才能擴大共鳴,執政團隊必須加油。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