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存在

 

再讀德國詩人、小說家海因里希.伯爾(H. Boll, 1917~1985)的傳記書,在自己的筆記寫下這位一九七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警語:「在國家存在的地方,我只看見一些腐化的權力。而這些昂貴的道德敗壞的殘餘,總是被人用鼠輩的咆哮維護。」

中共十九大,習近平這位經歷文革磨練的領導人,幾乎像坐上皇帝的位置,繼續帶領中國在世界大國強國的行列揚威。中國對台灣的武嚇文攻不斷。伯爾在列寧革命那一年出生,經歷納粹德國肆虐歐洲的人生,以及他文學、文化論、社會視野,彷彿一面鏡子。納粹德國也曾在歐戰所向無敵,但結果呢?

伯爾的警語是對自己國家有感而發,但讀起來像對當下中國。但中國的知識份子文化人一些流亡,有多少人能夠在自己的國家說出真話呢?一個曾在大清帝國後期受列強壓迫,經歷國民黨中國而創建了共產黨中國,弱時屈辱,強時並不節制自己,重蹈列強的覆轍。

經歷過中國國民黨戒嚴長期統治的台灣,從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實踐認識中國。從前,也許有人期待過紅色中國,現在除了別有居心,應該都醒了。強要以統一之名滅中華民國併吞台灣的中國,不知道一九四五年曾歡迎祖國的台灣人,為何追求建構一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國家?

國家是重要的,但國家也是危險的。前者,正適用於台灣;而後者適用於中國。納粹德國的擴張、侵略,滅絕猶太人,也屬於後者。帝國時代的日本,一樣是。現在的中國正是令人感到危險的國家。

要改變世界對現在的中國印象,中國共產黨好好治理中國,重視普世的文明價值,才是正確道路。台灣既已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中國的國家,讓台灣和平、民主改變在語意、意理對中國有侵犯的中華民國,以新的國家走向新歷史,兩岸走向兩國,應該是中國讓世界一新耳目的作為,值得習近平以此名留青史。

任何國家都應該不要成為伯爾警語中的國家樣子。中國不要。台灣也不要。中國和台灣都應該成為正常國家,以人民福祉為重,對世界文明發展有貢獻。現在的台灣與中國都不是正常國家,分處在壓迫與抵抗的對峙中,徒然虛耗資源。讓國家成為善的共同體,台灣與中國應該成為友好之邦。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