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社評論〉感念台灣的恩人

 

本週四(五日)是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牧師紀念日。蘇格蘭出生的巴克禮,一八七五年來到福爾摩沙,奉獻台灣一甲子,終老於此地。

他是報人,創辦《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台灣第一家報紙,一八八五年至今持續發行。他是教育家,創立「大學」(傳教師養成班)、台南神學院,也是台灣第一所中學長榮中學的興辦者之一。他是語言學家,透過白話字(台語羅馬字),翻譯並出版至今沿用的聖經,讓當時不識字民眾得以在短期內學會讀、說、寫母語,如今仍是保留母語的有效工具。他也是危機處理者,一八九五年清廷割讓台灣,當年十月日本軍隊進佔府城之際,受當地士紳懇託出面斡旋,日軍平和進城,免去了生靈塗炭。

以一位與台灣沒有利害關係的外國人,巴克禮一生所為,堪稱台灣的恩人。台灣感念有情、有義的恩人,可做的事很多。彭明敏文教基金會每年印製月曆,標有台灣恩人或貢獻者紀念日。在台南,有以巴克禮為名的道路、教會、紀念公園,每年有紀念活動。此外,我們可把像巴克禮的台灣恩人群象寫入教科書,也寫成傳記演義,以藝文表現傳為史詩篇章,並拍成電影或連續劇,或拍成「大河劇」。經由這樣的闡發演繹,包括對時代、建築、衣裳、器用及藝術考據,重現一百五十年來的台灣社會,釐清「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等基本認同與價值,這才是生動的歷史,這才是我們所要的文化振興。

哲學家西賽羅(Marcus Cicero)說︰「感恩不僅是最崇高的美德,也是所有美德之源。」個人如此,整體亦然。經由感念台灣恩人的過程,人們得以學習這一片土地和人民的歷史人文自然演變,認識自己、也認識台灣。一個知所感恩的國家社會,必能提升境界,創造偉大的文化與文明。

(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