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之後 台灣體育待改的兩個現象

雖有許多傳統體育強國未能參與本屆台北世大運,但運動員仍打破自己、大會甚至是世界紀錄,引起民眾熱烈支持,但在閉幕以後,才是真正檢討的開始。合成資料照片
   
呂秋遠/律師

世界大學運動會已經落幕,這是台灣第二次舉辦世界級的賽事,也獲得全體國民的矚目。台灣選手在主場優勢下,取得總獎牌第三名的成績,遠比上一屆成果傑出許多。從剛籌備時的不看好、開幕時的抗議、引起注目後,政客競相邀功的政治口水等等,都反映出台灣人對於本次運動會的熱中,或者如德國媒體所言,「激起台灣人的國族主義」。

就這次世大運的成果來說,應該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不能稱為世界頂級運動員競技的場合,而許多傳統體育強國,礙於參賽者必須是大學生(包括研究生)的身分,也並沒有太多的職業好手參加,但還是有許多的運動員打破自己、大會甚至是世界紀錄,是以台灣的大學運動員在這場國族主義的體育競賽中,確實為台灣掙得很漂亮的面子,當然激起了民眾強烈的支持。不過,在閉幕以後,才是真正檢討的開始,下次像這樣的奪牌機會,會是什麼時候?

台灣運動員的困境,與全世界的資本主義國家相較,大概都是大同小異。在邁向職業運動員的路徑上,有許多的困難,包括基本的天分、對單項運動的熱愛與執著等等,這是先天注定的。而家庭的支持系統、培養運動員所需要的資金,乃至於運動員為了全心投入在訓練上,所犧牲的、排擠的其他時間與學習機會,對於運動員而言,更是後天孤注一擲的賭注。如果有幸有能力,可以在國際賽事中取得獎牌,在短暫時間內,會取得很多贊助與代言,為自己的未來暴增幾筆收入。然而,如果在運動場上一直載浮載沉,那麼獲得的關注與曝光的機會就會很少。由於運動員的生命其實相當短暫,經常出現的運動傷害、維持自己尖峰的技能、體力也需要防護員、教練等協助。上述所提到的困難,都是世界各國運動員,如果要走職業路線,都必須面對的道路。

然而,台灣的體育界有兩個獨特的現象,更需要調整。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單項體育協會。這些協會由於掌握資源分配,以及出賽資格、贊助等等權力,當職業運動員與其發生紛爭時,往往最後變成是運動員必須讓步。然而,這些協會組織卻被同一批人長久把持,甚至是從解嚴前就已經由特定勢力操控。當他們與國家機器緊密結合時,國家藉由法律賦予其特權,而封閉的會員結構、近親繁殖的自以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層於是透過扣補助、提告、指定參賽者、逐漸的將運動員的熱情折騰殆盡。而當運動員被折磨久了,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於是乎發生,而最令人有感的4個字,就叫做相忍為國。

在立法院修改《國民體育法》後,就單項運動協會的組成、工作人員與理監事的結構,有些許的調整,而針對財務不透明的部分,也引進教育部及會計師制度監督,這是對於代表國家參賽的體育選手的基本交代,然而往後的經費補助標準與對象,乃至於能否真正落實選手主導協會,還是必須持續監督,才不會出現過去利益輸送與財報不實的情況發生,也才能讓職業選手安心比賽。
而第二個問題就在於國人對於運動的態度。台灣人目前還是不能把運動看成生活的一部分,而除了少數頂尖選手外,大部分的運動員在一時風光後,都可能必須得學非所用,擔任與運動無關的工作,職業生涯如此短暫,而受傷風險又高,退休卻毫無保障時,孩子即使有天分,家長也會百般阻撓。因此,如何提升對於退休運動員的保障,以及民眾對於職業運動的態度,乃至於全民運動共識的提升,將會是未來很大的挑戰。

是以,對於這次運動會奪牌數排名全世界第三名,我們當然可以自豪。然而在面臨未來更強度的競技比賽,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就是,台灣政府究竟要如何鼓勵民眾把運動當作生活的日常、保障國家選手的退休生涯,而且在修法後,持續監督目前的協會體制,乃至於進行更大幅度的改造。或許是政府應該進一步思考的命題。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呂秋遠

呂秋遠
律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