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圖拉的嗚咽

 

「中印乃堆拉山口」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個隘口,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與印度錫金邦的邊境。圖/網路公有領域
「中印乃堆拉山口」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個隘口,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與印度錫金邦的邊境。圖/網路公有領域

 

本年6月以來,由於中國開始在西藏布丹邊境,主權猶有爭議名為「洞朗」地段修築公路,構成印度國安潛在威脅,引致中印兩國在該地區增兵對峙,互不相讓,有爆發戰爭可能,事見於國內各媒體。

另一則有關新聞,卻勾起我將近70年前一段回憶,也進而聯想起當年隨家人逃難入藏,寄居拉薩將近半載,所經歷目睹被併吞前自由西藏實況,轉而想到今天在台灣,曾擁有這段經歷而猶在人世者,恐已僅餘下我一人。是以本文即擬針對當年西藏真實現狀,作一誠實見證,以揭穿所謂中國入侵,是為保護藏人免遭帝國主義覬覦控制漫天大謊,也算對曾經收容庇護我的西藏土地人民,聊盡微薄聲援心意。

上文所稱另則新聞,是中方除在洞朗地段增強戒備,也關閉掉西藏通向印屬錫金地區,經由漢文譯為「乃堆拉」傳統山隘路線。國內媒體也曾刊載被劃為藏印分界山隘關卡圖像,也從而勾起我一段難忘回憶。

事緣1950年初秋,我隨同父母及同行數人由藏入印,也正是騎馬越過這片山隘高地,進入當時名義仍屬獨立的錫金王國。記憶中「乃堆拉」最高地段,亦即藏錫國境分界所在,僅有依藏俗堆起幾處亂石,各石堆上方遍掛藏文經旛迎風招展,此外全然未見一般國界慣有管制站,崗哨之類設施,也更不見藏印雙方佈署一兵一卒邊防警戒部隊。若非分界點幾堆「界石」,過往客旅恐也感覺不到正在進入另一國度。

當年的「乃堆拉」,惟見大自然的恬靜祥和,全無刁斗森嚴凝重氣氛。這也正是當時藏印雙方心神都屬正常,誰也未患有被迫害妄想症,時時幻想可能遭逢威脅進犯,也未存有原始部落式狂熱沙文主義,經常準備伺機而動,蠶食他國土地,以「揚我大漢天威」。

不難想像的是,假定今天西藏仍是與世無爭獨立王國,則印度即不須在邊界增兵設防,西藏也無須恐懼對方進軍併吞,雙方相安無事,「乃堆拉」也不致出現世人所習見大國敵意對峙肅殺景觀。

西藏在中印邊界衝突中已無法避免受到波及

現今新聞圖片中的「乃堆拉」,是寬闊道路兩側築起水泥高強,道路上方也立有牌坊,大書「中印乃堆拉邊貿通道」,牌坊下方又設有一標示為「亞東邊檢值勤崗亭」檢查站,關卡意味十足今非昔比矣。回想昔年經過此山隘,惟見石堆藏文經旛飄展,景色單純是西藏文化色彩。「乃堆拉」的今昔,正象徵今天的西藏,已不復是西藏人的西藏。

所謂西藏自治區云乎哉,不如改稱殖民區域統治區,反而更名實相符。外來統治者何嘗真正把藏人當人。試看圖片所示,「中印乃堆拉邊貿通道」,為何只見漢英文並列,而不見藏文同時出現?統治者能想到標示出英文,以便利印度,尼泊爾等國商旅認識該通道,為何未將藏文名稱一併排列,多少顯示對土地原始主人,所謂兄弟民族的尊重?

西藏既已被強國征服統治,原該是藏印乃堆拉,被標示為中印乃堆拉,也是意料中事。然而國人普遍不懂藏語,不會警覺即使「乃堆拉」這一漢文音譯,恐也是大漢沙文主義蔑視異民族潛意識作祟產物。

「乃堆拉」原是山隘藏名,依藏語發音,準確漢文音譯應是「納圖拉」或「那圖拉」,其英文音譯NATHU-LA即很正確。中國統治者將其譯為不甚文雅「乃堆拉」,隱隱有一種「那一堆石塊」意味,恐至少是潛意識存有蔑視賤視異民族心態。試看中國史家能把印度譯成「身毒」,把大漠雄主阿勒屯汗(即蒙語黃金可汗)譯成傖俗意味的「俺答汗」,若是存心把原應譯為「納圖拉」山隘,譯成近似意指一堆亂石的「乃堆拉」,也正是遵循傳統,不足為異也。

我另存有一幅新聞圖片,是剪自2006年《前鋒論壇》英文報。該圖片取鏡,是從「乃堆拉」遠眺北方藏境遠近峰谷,也攝出聳立道路兩旁一左一右兩方巨幅看板。左面一幅,畫面是拉薩布達拉宮,右側一幅是展現一面五星紅旗,為空寂山谷增添一份肅殺氣象,恍似在向過往行旅宣示,「此山此谷,已是我不可分割領土」。


2006年《前鋒論壇》英文報從「乃堆拉」遠眺北方藏境遠近峰谷。圖/作者提供

但該圖片引我注意的,是圖中從遠方蜿蜒而來的崎嶇山徑。因為這條路原是我的舊識。當年我和家人一行,從藏境最後市鎮「亞東」出發,近午登上「乃堆拉」高地,所走正是圖示路徑。記憶中當時一路走來,全程皆是不知已存在多少年沙石山徑,有幾處陡坡更是相當吃力通過。

多年後回憶這條原始山徑,似也正印證中國現政權所稱,帝國主義企圖染指西藏,乃是全然虛假說辭。當年英國若真打算控制甚至佔有西藏,應勢必如中國現下在「洞朗」築路,經由這「乃堆拉」及其他關隘,條築可容卡車通行道路,以利運兵鎮壓藏人,何能任由戰略山隘長期保有原始狀態?

中國稱保衛西藏實則已行覬覦之實

要知中國自民國成立以迄1950年共軍入藏,40餘年始終陷於戰亂,歷屆中央政府全無餘力掌控西藏局勢。英國若真有覬覦野心,自必趁此機會將勢力深入西藏指派親英政府首長,培訓親英政軍幹部,掌控情治系統,一如戰後蘇聯之於東歐諸國,怎能任由中古式僧侶神權統治繼續存在?

另外一樁事實,是一次大戰結束後,傳統式帝國主義已開始退潮,二次大戰後,英國更已打到元氣大傷,即連印度也不得不放棄,更有何心思恫嚇要脅西藏,而需有勞所謂解放軍入藏保護?

所以中國這番藉口,也正如毛澤東驅策中國子弟投入韓戰,明明是為史大林充當炮灰,卻硬說是防阻美帝入侵,唬弄人民要「保家衛國」。

當年英國確是根據條約,在拉薩設有一代表處,位於距達賴喇嗎夏宮不遠,一座名為「德吉林卡」莊院。這一代表處迄至1950年,我家一行逃抵拉薩時依然維持存在。我本人也曾隨先父應邀參訪。記憶中這一代表處純是英國莊園風味,處內英籍人員似也不超過10人,其中並無軍職人士,院內更未見有武裝警衛,處長則是一位學者風範,典型英國紳士李察遜先生(HUGH RICHARDSON)。

滯留拉薩期間,我聽先父和當地僧侶頭面人物談話,也從未聽人談起英國代表處或李察遜先生,想見這一代表處對西藏政府的影響力,縱使有也是微乎其微,斷然不是一所威靈赫赫實質總督府或太上政府。

所以,中國統治者所稱,進軍接管西藏是為防堵帝國主義覬覦,其可信性是正如昔年希特勒侵占挪威、荷蘭等弱國,而聲稱是保護其不受英法侵略。

而今雖然是西藏已矣,大漢帝國主義者的謊言也仍需拆穿。假歷史也正如時下所謂假新聞,需要還其本來醜惡面目。

當年我和家人一行跨越「乃堆拉」山隘進入錫金,是正式結束將近一年流亡逃難生活,從此再不須擔憂落入赤色極權統治,可稱是具有重大意義,所以當時也曾拍下幾張照片作為紀念,其中有先父單獨留影,也有我和家妹合照,背景皆有前文所提經旛亂石堆。

如今先父早已逝去,家妹也失去連絡已久,存亡不知,西藏的柔性滅種命運也似已無可避免。面對泛黃昔年舊照,耳中似微聞納圖拉的嗚咽。


本文作者敏洪奎的父親。圖/作者提供


圖左為敏洪奎,右邊是敏先生的妹妹。圖/作者提供

附記:「乃堆拉」或「納圖拉」這一名稱的「拉」,在藏語是山隘通道之謂,有如英文的PASS或蒙語「達坂」,此外可能也有山岳之謂,但我不甚清楚。本文所談乃堆拉,標高約4,300公尺,從西藏邊鎮「亞東」,經此山隘即抵達錫金首府甘托(GANGTOK)。另一路線則是「亞東」經另一山隘JELAPLA-LA(漢譯名稱待查)抵印屬山鎮噶倫堡(KALIMPONG)。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