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哀的愚昧?

 

傳統信仰在當代面臨許多挑戰。圖/郭文宏攝
傳統信仰在當代面臨許多挑戰。圖/郭文宏攝

國人恐甚少注意到,全世界稱得上開化民主國家,唯有台灣是盛行多神崇拜。日前眾神明抬上凱道亮相,活像21世紀台北市,忽又回到神怪小說「封神演義」奇幻世界,諸路神仙紛紛現形,所反映即是台灣這一獨特「宗教」文化。

就其他國家而言,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國度,均是奉行一神信仰,從未出現五花八門各路神祇。印度教雖屬多神主義,所供奉仍全是本教範疇中神明,不似台灣眾神來路龐雜無奇不有,如傲岸自大,敗壞掉吳蜀聯合抗魏大計的蜀將關羽,如純屬神話故事的所謂三太子,都能成為萬民膜拜對象。神明品流複雜,不知是國人的虔誠抑是國人的愚昧,是可貴亦是可笑。

上述這場神明上凱道大戲,緣起是蔡政府的「減香」呼籲被誤解,或許也是被渲染成「滅香」政策,招致不少宮廟有力人士的直覺反感反彈,要以行動展示其死守習俗決心。然而這場活動,若稱之為宗教的抗爭,恐也是太抬舉當日亮相這般人馬。

細看該場活動,基督教團體不會介入不在話下,同有拈香禮拜儀式或佛教社團,乃至正統道教人士也未見參與,抬出神像招搖過市者則盡屬宮廟份子。但宮廟文化恐難稱為宗教,充其量也只能算民間信仰,若說得直接了當就是迷信。所以該場神明上凱道,說白了就是迷信團體大串聯,秀肌肉向蔡政府示威施壓而已。只不過近年來所謂包容、多元之說大行其道,即連遊民也只能稱街友,妓女(以及牛郎?)也只能謂之性工作者,否則即有「歧視」嫌疑。所以此次宮廟份子抬神明上街,表明要抗拒改革,也少有人敢直指為迷信團體反撲,以免被貼上「歧視」標籤,甚至被打成迫害宗教自由。包容、多元良好理念,竟而被扭曲到這等程度,也是良可哀也。

何謂信仰又何謂迷信,確是決定於主觀認知。我的信仰很可能是你眼中的迷信。然而這兩者並非全然不能區隔分辨。大凡人若是信服皈依某一宗教的教條教義,即應可視為信仰或謂正信。反之你若是非理性無理由而膜拜某一歷史人物或傳說人物,恍似共產黨所說個人崇拜,而相信有拜必有保庇,甚至可以拜祈財運中樂透,則無疑即是迷信。若就這一標準而言,台灣的宮廟文化恐是只能歸類為迷信。

國內也出現一種論調,指稱不少宮廟所供神明,在世時都曾有公德於庶民,或是有崇高人格表現,以致受到後世景仰而興建公廟供奉,所以不能一律貶為迷信妄加否定云云。

然而這一刻意袒護宮廟文化論調,並不很站得住腳。要知敬仰和信仰不能混為一談,更不宜妄將敬仰化為信仰,而走上迷信歧途。國人景慕立有功德典範人物,立碑紀念或樹立塑像都不失為正道。但若興建宏偉宮廟奉之為神,再以香火鼎盛自炫自傲,即是敬仰墮落成迷信而不可為訓。若是敬仰歷史人物即將之尊奉為神,則將來若有國人懷念馬先生或蔡小姐,台灣恐又會出現一座英九宮或英文廟也。

這次所謂滅香封爐傳言惹出一場風波,連帶也誘發出一股前所少有時論,儼然將若干前此被視為迷信落後風尚,一一加以合理化不說,而且為之奉上道德光環,成為不容毀謗傳統宗教信仰。於是在宮廟拈香拜神,即是信眾和神明連繫感應的媒介,也是遵循神明指示,而燒紙錢也是表達對祖先和鬼魂亡靈的敬意,是人和靈界的連結。

而依據這套時論定下的章法,不僅是蔡政府的減香努力,任何意圖破除迷信陋習言論行動,都能被定讞為打擊傳統宗教信仰,限制宗教自由,甚至被套上意圖去中國化大帽子。這股時論的主旨,簡單說就是迷信有理,反迷信即是反傳統宗教信仰。

很可哀的一個現象是,上述這股看似力挺宮廟,維護迷信時論,真正目的恐是針對蔡政府,刻意要煽動宮廟團體,激化宮廟份子和蔡政府的矛盾,而讓後者的日子更不好過一些。

要知宮廟掌權人士,雖未必盡是鄉愚,政治敏感度恐不會是很高。所謂捍衛傳統宗教信仰,反對限制宗教自由,乃至指控別人意圖去中國化這筆響亮口號,都不甚似發諸其創意,背後有何高人提點,有何等色彩政治團體參與其間,似也很堪玩味。

蔡政府不是不可批或不可反。該政府推出的一例一休象牙塔產品,幾已是國人皆曰不可而仍要擇惡固執,在高度情緒化社會議題,選擇和主流民意站到對立面,顯示出其道德感的傲慢,可謂在在都是在授人以柄,為在野黨和泛統派提供上好突破口,而蔡小姐在當選前後種種欠妥言論,可供發揮之處也復不少。

誰知在野黨泛統派,面對許多突破口而不思善加掌握,反而在原該挺身支持蔡政府減香正確目標時,選擇和宮廟勢力站在同一邊,而為國民黨多年來一貫聲言反對的迷信陋習背書,不能不算是可哀的愚昧。

國民黨人應猶記得,所謂國父行誼一類書刊,多有記載孫文少年時,曾為破除鄉里迷信折斷神像手臂,而為本鄉父老所不容。孫文當時此舉,可能純是少年衝動,但若和時下他的徒眾竟爾表態袒護迷信作一對照,恐也有諷刺意味?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