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不可不察

 

國人珍視所謂台海和平,不是倚靠過去低聲下氣的以小事大。圖/《民報》影像處理
國人珍視所謂台海和平,不是倚靠過去低聲下氣的以小事大。圖/《民報》影像處理

 

日前我在民報網站發表「砍你幾刀才死」一文,主旨是台灣因應中國武力威脅,戰備思維不能純是消極死守挨打,以及依現行制度由國防部長下達反擊命令,有其可憂之處。文中並援引1967年以色列阿拉伯諸國作戰往史,作為所舉論據佐證。

國人探討台灣國防思維,若將上述這場戰役,連同其後5年另一場以阿戰爭,合併作一檢視,當可得到更多啟發與警惕,而大有助於釐清認知。

1967年這場以阿戰爭,史稱「6日戰爭」。以色列在短短6天內擊潰阿拉伯諸國,取得決定性勝利。其後1973年,雙方又爆發一場「贖罪節戰爭」。以埃及為首阿拉伯聯軍,利用對方猶太節日發動突襲,以色列猝不及防幾告不支,幸而在美國全力支援下,終於轉敗為勝,然而勝來備極辛苦,和前次大不相同。兩次以阿戰爭,以色列打來難易不同,關鍵在於能否掌握先機,免於被動挨打。

以色列在6日戰爭能迅速取勝,是取決於發現對方有明顯進攻跡象,即果斷出擊先發制人,而未曾等待對方實際發動攻勢,承受第一擊後再反制反擊。

當時以色列未待對方攻擊即搶先發動所謂預防性攻擊,也是無奈的選擇,不得不爾。以色列國土狹小國力有限,不適宜打持久性消耗戰,而被敵軍攻入領土,更會是凶多吉少,縱能倖存免於滅國也是元氣大傷。此所以該國雖明知必將被指為挑釁侵略,有理反被視為無理,也寧可選擇先發制人,避免進入消極防禦消耗戰。

1973年的贖罪節戰爭,以色列則是疏於警覺倉促應敵,而陷於防禦性消耗戰,國力不足現象也迅即出現,若非美國及時供應大量武器彈藥,即大有力竭崩潰可能。當時以國處境正和今日台灣相同,一旦落敗即亡,從此任憑宰割,不似一般國際戰爭,戰敗也猶有停火議和可能,國家不致從茲消失。

上述兩場以阿戰役給予國人的啟示,應該是弱勢國家面對入侵攻擊,絕不能被拖進純粹防禦的消耗戰。上上之策,是斷然先發制人,對方未發動攻擊之前,先給予沉重一擊,瓦解其進攻能力,或至少削弱其攻擊銳氣。

近年以來,國人珍視所謂台海和平,不是倚靠過去低聲下氣的以小事大,或現在文青作文式的釋出善意宣示,而是要能擁有足夠打擊武力,讓對方知曉貿然動武,自家未必能討到便宜,或至少自身也要付出慘重代價。惟其能如此,恐才是維護有尊嚴台海和平的不二法門,而這也即是所謂「嚇阻性裝備」。中國若發現台灣有能力也有決心,必要時不惜重創東南各省作為報復,即應有所顧忌,不敢輕易動武。弱勢國家發展嚇阻武力,真意也即在此,不是硬要在武力競賽超越強國。這或是時下一項很需要澄清認知。

所以台灣加強嚇阻性武備,別有居心人士也無須冷嘲熱諷大澆冷水。

以色列在6日戰爭能瓦解對方攻勢於未發,倚靠的是擁有足夠打擊武力。若非如此,縱使發覺對方即將進攻,也只能準備進行防禦性消耗戰,6日戰爭可能拖長為60日戰爭,結果如何也難預料。而在贖罪節之戰,以國若缺乏堅強武力,足以支撐到軍援抵達,更是勢必落敗而亡國。

所以,兩場以阿戰爭的另一啟示,是敵意強鄰窺伺下,弱勢國家必須擁有充足武備,始足以言自衛自存,縱使犧牲其他諸如社會福利等方面預算,也要達成這一目標。畢竟事關國家存亡,不能不列為優先中之優先。但不知今天這位三軍統帥,以及彷彿頭腦盡是社運議題高官民代,果能有此領悟否?

以阿戰爭反映出的另一重點,是遭受入侵威脅一方,必須即時做出反擊決定,以國存亡之機正是懸繫於此。在以色列而言,這是真理,在台灣而言,也不例外。我本人在前述「砍你幾刀才死」一文,也曾針對這一存亡關鍵,質疑現行制度,由國防部長下達反擊指令是否得當,本文即就此再做一補充。

一般而言,文人性格確不如職業軍人之剛毅果斷,文人而尤其是學者型文人,遇事又容易考慮太多,難以做明快決策,一位文人國防部長得知敵方正在來襲途中,時間已是分秒必爭,他或許又要開始思索,「國際輿論會有什麼反應」、「歐盟會不會認為反擊命令下達過早」、「會不會造成重大傷亡」。結果很可能是正在猶豫不決,敵方飛彈炸彈已落到頭頂,台灣命運也可能業已決定。

此所以由極可能是文人背景國防部長下達反擊指令,實不如仍由現役軍人參謀總長下達為宜。然而不論掌握這一權柄官員是文是武,是部長或總長,國人最起碼的期盼,應是其人必須是頭腦清晰,思維正常。如果其人平日時常發表未必得體言論,又信仰眾多奇奇怪怪神明,國人恐不免擔心一旦危機來臨,他能否在無情壓力下,做出明智明快決定,而不致沉不住氣表現失常。

而最為重要一項考量,是國家授權下達這一指令者,是文是武是何職位,其人必須是絕對忠於台灣土地和人民,頭腦裡不容摻有「大家都是中國人」、「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等雜念。惟其如此,始不致在可能決定台灣存亡關鍵時刻,出現內心矛盾,意志力麻痺,行動癱瘓現象,更不會因「基於民族大義」,反而刻意拖延,陷己於絕境。

當年中國本土剿共戰爭末期,政府軍在東北作戰失利全軍覆沒,重大原因之一,即是戰區主帥衛立煌本身雖非所謂地下黨員,却很可能是內心傾向共方,老蔣總統最後所做搶救危局幾項決定,都似被他消極抵制破壞,而未能及時執行。此外當時另一高級將領侯鏡如更是具有共產黨員身分。他對當時戰局勝敗,很可能也曾發生一定程度影響。

1948年尾國民黨政府在東北作戰失利,若能多少爭氣,也許猶能守住江南。今天台灣則並無江南可守,所以萬萬不能允許再出現一位衛立煌,由他掌握發出反制第一擊指令之權。

今天國人研討防禦中國入侵,並不一定認為戰爭即將爆發,而是所謂居安不能不思危,何況今天台灣處境,恐也稱不上是如何之安。

孫子兵法,開卷即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國防思維關乎生死存亡,如何之能「不察」?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