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局下半不是這麼玩的

運動和政治在結構和節奏上都有許多相似處,因此政治人物發言或政治評論也一向愛用運動類比。好的類比往往有畫龍點睛之效,壞的類比則經常有點莫名其妙,畫虎不成反類犬,例如法務部長羅瑩雪這兩天的「九局下半」之說。羅瑩雪用「九局下半」來形容即將交接的馬政府,確實沒錯。令人驚嚇的,是她在九局下半的表現。

(來源:蘋果日報)

兩年前曾經提過,美國總統歐巴馬以「只求壘打推進而不求大棒全壘打」來形容自己的施政風格。無論聽者是否認同,這算是個好的類比。馬英九似乎也酷愛此道,2013年換上江宜樺為閣揆時曾說(link is external),籃球賽有四節,替換陣容是必要的,林書豪也不見得從頭打到尾。連勝文則曾在北市長選舉落後柯文哲時說,球賽只到第二節,大家不用太緊張。結果證明,他是太不夠緊張了。

運動界的一名句言是:「It’s not how you start the game. It’s how you finish.」這有雙重意義,第一層意義是說,開賽的比數不重要,比賽終了的比數才算數。第二層意義則是,真正重要的是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和精神結束這場球賽,比賽將近終了時,往往能真正看出一個球員的品格;有些沒品的球員眼看贏不了,乾脆耍些下流招式發洩情緒,或是在賽後拒絕握手啦、幹譙球迷啦。

一個合格的運動員,無論是領先或落後,在第四節抑或是九局下半,依然全力貫注、百分之百敬業。最近才退休的NBA洛杉磯湖人隊球星Kobe Bryant,在生涯最後一役獨得60分,其中23分集中在第四節,最後五投全中,率湖人反敗為勝,為20年職業生涯畫下句點。紐約洋基球星Derek Jeter在2014年退休於洋基球場的最後一役最後一打席,九局下半揮出帶有打點的再見安打,率洋基以6比5擊敗巴爾的摩金鶯,就此揮別大聯盟。這樣子的表現,符合球迷眼中偉大的定義。

(來源:網路)

將這句話套用在政壇上,就是說下台身影最重要。如果羅瑩雪真的這麼愛用運動類比,這是她該學習的範例。當然,我知道很多人又要說拿羅瑩雪和Kobe、Jeter相提並論,實在是侮辱了這兩個偉大球星。以羅深夜怒發新聞稿,發出「自己錯了還怪人」、「去問邱太三啊」、「你不需要懂」等等霸氣之語,根本像是九局下眼看打不贏乾脆揮棒打捕手的打者,或是直接招呼打者的投手,再不然就是第四節不打球改打人的落後球隊。

羅不是馬政府之中唯一不正常的官員,勞動部長陳雄文也有幾句名言:「告我啊!」、「不承認光復還想放假」,再不然就是說黃國昌是只會讀法律文字的法匠,戰意甚強,卻用錯了地方。毛治國在1月16日選舉大敗之後帥氣請辭,閉門不見客,也是九局下半拒絕上場打擊的經典案例。

有這種球員,當然是因為有個放縱的教練。身為教練的馬英九在九局下半還玩得很高興,還在東市買馬鞍、西市買長鞭,不停的盜壘,不是新加坡馬習會,就是去太平島,去彭佳嶼立碑,再不然就是試著用九二共識干擾新政府跑壘。國民黨從來不是個好的輸家(good loser)的理論,再次得到印證,也說明眾人對長達四個多月交接期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

不過最可怕的是,這樣子在九局下半、第四節亂搞的球隊,還沾沾自喜,而且還有觀眾鼓勵他們這麼作。

古往今來,運動迷既著迷於九局下半逆轉的勝利英雄,也尊敬許多功虧一簧卻令人永難忘懷的輸家,政治觀察者和選民同樣見過各種不同的下台身影。馬政府對他們的終局角色顯然已作出選擇,如果自己選錯了,也就怪不了人了。

< 資料來源:想想論壇Thinking Taiwan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