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36年》賴清德:威權主義仍是須因應的挑戰

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6周年,賴清德總統特地發文,強調正視歷史才能走向未來。(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6周年,賴清德總統特地發文,強調正視歷史才能走向未來。(圖擷取自賴清德臉書)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今天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6周年,賴清德總統一早透過臉書發文表示:「6月4日,中國發生舉世注目的天安門事件。在全球民主浪潮下,無數青年學子走上街頭;他們的勇氣與責任感,為人類追求理想的行動,留下深刻的見證。」但他也說,時隔36年,威權主義造成的威脅,仍是國際社會須共同因應的挑戰;危及我們珍惜的生活方式。

賴清德指出,對於人權理念的堅持,是台灣與全球民主社會共享的價值,跨越了不同世代、國族與疆界;每年的六四,台灣社會都基於普世價值,點亮紀念的燭光。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不只為了悼念歷史,更是為了延續這段記憶。威權政府,往往對歷史選擇噤聲與遺忘;民主社會,則是選擇保存真相,拒絕遺忘那些為人權理念付出的人—以及他們所懷抱的夢想。

他強調,台灣經歷白色恐怖,至今持續努力落實轉型正義;台灣更經歷民主化洗禮,在歷史的分水嶺上,從威權走向民主。我們感念前輩的犧牲奉獻,深知自由的可貴,更不能漠視威權主義擴張對全球民主與法治的侵害。

賴清德說,時隔36年,威權主義造成的威脅,仍是國際社會須共同因應的挑戰;不論是對民主國家的軍事恫嚇、灰色地帶侵擾,或是對自由社會進行滲透監控,以長臂管轄、跨境壓迫等手段侵犯人權,在在危及我們珍惜的生活方式。

他強調,台灣站在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線,會持續與所有理念相近的夥伴肩並肩合作,堅定維護現狀、守護民主自由。我們不僅拒絕遺忘歷史,更要在每一天落實核心價值,抱持著自信與韌性,確保世世代代在自由的土地上成長茁壯。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