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變1元 乾洗台灣人財富的通膨惡夢

1949年為了抑制通膨台灣發行新台幣,舊台幣4萬元(右)只能兌換新台幣1元(左),台灣人財富一夕間被乾洗。
(中央社)

1949年鈔票如廢紙 4萬元換新台幣1塊

〔記者李綺雯/綜合報導〕2020年初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各國政府紛紛採取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為通膨埋下伏筆。隨後又因各國陸續實施封鎖,加速全球供應鏈中斷,波及範圍遍及半導體、原物料與糧食等,2021下半年西方國家逐步解封,在市場消費力與經濟活動復甦之際,由於供應鏈尚未完全復原,需求大於供給,導致物價上漲,2022年俄烏開戰再次推升能源價格,加劇通膨情況,使全球深陷惡性通膨的危機。

「4萬換1元」單據。(圖/讀者提供)

不止近期通膨令人有感,台灣歷年也發生過幾次通膨大事件。1946年二次世界大戰後隔年,台灣爆發史上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由於國民政府在接收台灣後,持續與中國保持貿易往來,而中國同樣在二戰後經濟受到重創、貨幣劇烈貶值,台灣因此被捲入中國的惡性通膨中。

根據官方統計,1946~1949年,平均每年物價漲幅高達922%,當時台灣人民多年的積蓄早已因惡性通膨蒸發,一疊疊鈔票宛如廢紙,物資缺乏更凸顯出貨幣的價值遠不及生活不可欠缺的糧食。

為了避免貨幣崩盤,台灣隨後發行新台幣,即「4萬換1元」的政策,等同於4萬舊台幣只能換得1元新台幣,試圖防堵中國通膨透過輸入的方式打擊台灣經濟,直到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國民政府失去對中國的統治權,新台幣徹底脫離中國經貿圈後,台灣惡性通膨的噩夢才終於結束。

歷年通膨的發生幾乎都與能源危機有關,1974年能源危機 台灣CPI曾飆至61.45%。(歐新社)

1974年能源危機 台灣CPI曾飆至61.45%

然而,由於台灣的能源與糧食長期仰賴進口,經濟容易受國際局勢動盪影響,使得台灣難以在1970與1980年2次能源危機中倖免。第1次石油危機爆發後,國際油價漲幅曾高達350%,1974年3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度飆至61.45%,經濟成長率也從1973年的12.9%掉到1.4%,影響層面甚為廣泛。

隨後,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引發第2次石油危機,為因應能源大漲,台灣短短不到2年,電價調漲4次,油價也調升3次,加深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恐慌心理,搶購物資成了當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直到1982年通膨開始冷卻,景氣才逐漸好轉。

2022年初爆發缺蛋危機,賣場祭出限購令,且與去年相比,雞蛋價格明顯上漲。(中央社)

進口比重高 台「輸入型通膨」壓力大

繼1970年石油危機之後,除了1989~1996年間的物價上漲率連續8年超過3%,之後20多年幾乎都維持在2%以下,甚至有6年是負成長。然而,自2021下半年起,隨著部分國家疫情趨緩、逐步開放,國際需求回溫,油價開始波動,台灣CPI更多次超越警戒線2%。

不止如此,今年初台灣更爆發10年來最嚴重的蛋荒,物價接連上漲,再加上2月底俄烏開戰導致能源飆漲,加劇國內輸入型通膨壓力。

台灣5月份CPI年增3.39%,已創下近10年來最大漲幅,其中又以食物類的漲幅最大,蔬菜受氣候因素影響減產,與蛋類分別上漲27%、21%;水果漲幅達13%;至於肉類也漲了5.9%,皆顯示國內物價持續走高。

通膨、疫情等不利因素,通常會引發民眾恐慌的預期心理。圖為去年台灣三級警戒期間,消費者到超市囤購民生物資的情況。(中央社)

全球面臨「停滯性通膨」?

全球疫情反覆、塞港導致供應鏈問題持續惡化;各國央行為了抑制通膨攀升,加速貨幣緊縮,市場流動資金減少,連帶影響股市表現;還有中美貿易戰、俄烏衝突、能源危機等,都替全球經濟前景埋下更多不確定性。

原本歐元區4月份CPI維持在7.4%,美國同月也降至8.3%,正當市場樂觀預期通膨即將告一段落,歐、美日前公布的5月份CPI數據再創新高,重挫市場信心。反觀台灣,通膨率雖連續3個月突破3%,5月份CPI達3.39%,但與國際相比,物價漲勢仍相對和緩。

目前全球經濟環境已與70年代不同,停滯性通膨是否再次發生仍是未知數,不過,只要確保市場供給不虞匱乏,待物價趨於平緩,民眾的恐慌心理便會消弭,通膨也能隨之降溫,或許就能降低全球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

疫情、地緣政治、能源供給牽動著全球經濟發展。(路透)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財經政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